名城四月,莺飞草长,游人如织。镇江市政协六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在镇江“第一景”金山脚下的一泉宾馆召开,而会议的主题,正是“倾力打造旅游强市”。
近两年来,镇江市委、市政府大手笔、高起点推进城市建设,特别是“南城北水”“青山绿水”“三山改造”“三铁建设”等项目的展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广大市民不仅关心镇江城市形象的大提升,也更加希望镇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眼中更加亮丽、更加有吸引力,希望更多的游客来镇江旅游,来镇江作客。
全市各界人士,特别是广大政协委员,对镇江旅游业十分关注,每年通过提案、大会发言、专题建议、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渠道,对推进镇江市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镇江市政协把促进旅游业发展确定为2010年重点调研课题,决定在常委会议上进行讨论,并向镇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
镇江市委书记许津荣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她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从旅游与文化、旅游与城市发展、旅游与新市镇建设、旅游与产业发展、旅游的投入和管理5个方面,纵论旅游业的发展,破解镇江市旅游发展中的难题,勾画出一幅未来镇江旅游的美好画卷。与会常委围绕许津荣的讲话精神和打造旅游强市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牢固树立“大旅游”理念
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国际出口服务的40%左右来自旅游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据统计,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入5元,和旅游相关联的产业、行业、部门涉及100多个,旅游业是名副其实的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
国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国务院在去年12月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国家战略”地位的确立,一系列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必将为我国旅游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宝藏。面对旅游业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探寻一条旅游产业大提升、大发展之路。
进一步发展我市旅游业,应真正确立“大旅游”意识与思路,结合镇江既是一座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城,又是一座新兴工贸城;既是一座风景独特的临江城市,又将建设山水花园城市的特点与优势,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为显著特色,强化新型旅游景点建设,推出名牌精品,提高景区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把镇江建成具有广泛吸引力的旅游强市。
要改变“就旅游论旅游”的传统观念,确立“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的新理念,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来经营,把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生态环境、形象塑造等,纳入大旅游中去谋划、去经营,把旅游要素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跳出部门所有的圈子,打破传统旅游管理模式,吸引各类主体投资旅游产业,建立旅游大市场,形成旅游大产业。大力开发旅游衍生品,延长旅游价值链,促进“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要加强对“旅游强市”发展战略的部署和宣传,使各级领导牢固树立旅游经济意识,超前考虑旅游发展;各职能部门明确责任,主动服务旅游发展;社会公众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旅游、重视旅游、参与旅游的浓厚氛围。
全力打造四大精品景区
当前旅游景区品牌是景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景区是否有市场、是否能长久经营的重要因素。许多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早已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纷纷谋划、建设自身的品牌,力求在品牌建设上获得先机,提高景区吸引力。
大家在讨论中认为,镇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一些景区仍然缺乏“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在当今旅游市场日趋火爆、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必须注重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打得响的旅游精品乃至“极品”。
根据镇江的潜在优势,常委们建议,镇江市要“捏紧拳头”、集中力量建设四大精品景区。
一是以金山为核心的“三山”风景区。应着重做好三篇文章:要挖掘内涵。“三山”文化内涵极其深厚,但挖掘工作做得很不够。在推进景区改造升级中,要十分重视提升文化品位。依托金山寺在海内外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适度开放水陆盛会等宗教仪式,开发撞钟祈福、赏梵音、品禅茶等项目,演绎魅力独具的“金山印象”。吸引外来资本和国内知名编导,在金山湖畔建设大型实景演艺广场,重现镇江历史文化及“水漫金山”画境。要整合资源。依托金山湖,打通“三山”水上通道,将“三山”景区与金山湖景区连成一片,建设一个山与水相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具、传统风貌与时代气息兼容的巨舰型景区。要提升环境。对景区的服务环境,包括接待、导游、购物、道路、交通、标识及其他软、硬件进行综合治理、整顿秩序、完善设施、提升档次、优化服务。
二是以西津渡古街为标志的历史风貌区。近几年来,西津渡古街“异军突起”,成为镇江旅游的一大亮点。西津渡的深度开发要把发掘历史文化内涵作为新的突破,使之成为外地游客一窥镇江历史文化渊源的重要窗口。整体开发京畿岭、云台山、伯先路民国一条街,开放英国领事馆旧址,坚持以旧复旧,保持原有风貌。鼓励“老字号”在西津渡开店设铺,吸引市内外著名艺术家和民间艺人落户西津渡文化创意产业园,展示技艺、经营产品、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