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宁夏旅游 >> 正文

宁夏旅游黄沙古渡生态旅游区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14
 

宁夏旅游黄沙古渡生态旅游区

古渡

    滔滔万里黄河在宁夏腰部穿过,流程390 多公里,在宁夏有许多古老的渡口。据《西夏记事本末》卷首所附的地图看,就标有顺化渡、吕渡、郭家渡等。据一些地方志记载,明清时期的官渡有横城、高崖、李祥、马头、临河、永康、常乐、新墩、宁安堡、广武、老鼠嘴、张义、青铜峡、冰沟、泉眼山和田家滩南等16 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横城渡口。横城位于银川市东30 余里的黄河东岸,这里登高东望,是浩瀚无垠的黄沙,隔河西眺,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滔滔的黄河水,从这里向北奔腾而去;蜿蜒的明代长城向东南伸延。

    横城渡口是一处古老的黄河渡口,早在西夏时期就已有了,当时称为顺化渡。顺化渡是西夏国重要交通咽喉,由这里往北,直通辽国都城的“直道”,沿途在西夏境内就有13 个驿站。由这里往东,可经过“园信驿路”或夏(西夏州名,在今陕西靖县白城子)、绥(今陕西绥德,当时宋朝在此设绥德军)驿道,直达宋都沛梁。向西30 里,便是西夏国都兴庆府。由于横城之北有个地名叫黄沙嘴,所以明代又把横城渡称为“黄沙古渡”。黄沙古渡在明代时期更加繁盛。明代翰林玉家屏,曾把这里的盛况写进他的《中路宁河台记》一文中。宁河台是明代为了保护这个渡口畅通无阻而修筑的戍台。台高5.5 丈,上面建亭3 楹,四面建成厢房。台外有一道城墙, 周长90 余丈,高2.4 丈。城墙四面各有重门。管理渡口的官员和保卫渡口的士兵,都住在宁河台上。当时宁夏地处边防前沿,属明代“九边”之一,《中路宁河台记》指出:“横城之津危,则灵州之道梗。灵州之道梗,则内郡之输挽不得方轨而北上,而宁夏急矣!”这说明了黄沙古渡在军事、交通上的重要性。前人曾对黄沙古渡繁忙有所描述:“河流东下自昆仑,浊流排山晓拍津。来往行人喧渡口,只因名利少闲身。” 黄沙古渡周围的黄沙与绿野,烽火台与万里长城,黄河与渡船,滩渚与芳草,戍卒与渡客,构成了一幅独特景色的塞外风光。朱元漳第16 子,庆靖王朱旃,曾作《黄沙古渡》描述这里的塞外景色:

黄沙漠漠浩无垠,古渡年来客问津。

万里边夷朝帝阙,一方冠盖接咸秦。

风生滩渚波光渺,雨打汀洲草色新。

西望河源天际远,浊流滚滚自昆仑。

    诗中“帝阙”指明都北京;“咸秦”即咸阳、秦中,也是陕西的关中。这首诗不仅描绘黄沙古渡的壮丽景色,而且还阐述了黄沙古渡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爱情树

    黄沙古渡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把它当作黄河水运的重要港口。公元446 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下了一道诏书,命令驻守薄骨律镇(今宁夏吴忠市西南)的将军刁雍把河西屯积的50 万石谷粮运到内蒙古的沃野镇(今五原县西北),作为军备,并指定几个地区调5000 辆牛车来运送。刁雍算了一笔帐,从河西(今宁夏青铜峡市、永宁一带)到沃野,800 里路程,牛车一年往返两趟,每车载20 石粮食,一趟总共能运载10 万石, 一年两趟只能运送20 万石,50 万石粮食需要两年半才能运完。一车一牛一人计算,两年半要耗费一万多个劳动力,上万头耕牛,不仅耗费人力和畜力,而且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刁雍上表奏呈太武帝请求改水运。太武帝诏准。当年冬刁雍集中船匠建造木船200 艘,每艘可载粮1000 石,仅用半年时间, 就运完了50 万石粮食的任务。这是黄河上游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木船水运事业。自北魏开辟黄河水运以后,历史兴盛不衰,唐代的朔方军镇设在灵州,所需军粮经常由北都(山西太原)购买,然后溯河而上,运到灵州。唐高祖李渊为防御突厥,曾下令在灵州置水师,派大将于筠到江南召募船匠来灵州造船,在黄河上建立起我国第一支舰队,黄沙古渡一时又变成了军港。唐朝还建立六城水运匣,专门管理今宁夏、内蒙古一带的黄河水运业。元代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建议宁夏黄河通漕运,元世祖忽必烈,采纳他的建议,同时还下令建立应理州(中卫县)到内蒙古东胜的水驿,沿河设立驿站10个,有驿船66 艘。清代康熙皇帝于1688 年亲征噶尔丹,派左都御史于成龙在宁夏调运军粮,征集船只103 艘。康熙及随从陆路来宁夏,返京时则从黄沙古渡乘船走水路,共

[1] [2] 下一页


原创文章宁夏旅游黄沙古渡生态旅游区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ningxialvyou/2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