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云阳山老君岩上的道德经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6
 

“函关紫气向南飞,飞到云山霭翠微”。这就是位于东方神地的云阳山紫微峰上的一个以太上老君命名的岩峰——老君岩。

    

相传,老子神游四海,踪迹遍布天下。一日忽到云阳山紫微峰,见到此处幽深僻静,景色怡人,宛如仙境,遂生爱慕之心。驻足此地,打坐悟道,修道治学,含辛茹苦,始终如一,感动上苍,被玉皇大帝召见,得道成仙,其肉身化为岩峰。该峰其貌甚似老子,慈祥可掬。当地百姓称此为老君岩,在此烧香跪拜,祈求太平盛世。另据《茶陵州志》中一段颇具神秘色彩的传说记载:“老君岩,宏治间,好事者以铁铸老君像置其中。山峻险,不能举以上,众莫知所计。忽有四青衣人自山下来,遂舁以入。”很多年后,这尊铁像突然不见了。有人说,老君铁像飞到天上去了;有人说,还在老君岩峰上,谁要是看到这尊铁像,就有大福气、好运气。

 

    老君岩,是一处苍翠秀润、韵美自然的生态绿地,又是一块道家文化圣地,道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有数位道人在此参悟修道,留下过许多道家思想精华。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美的自然景观和谐融洽,浑然天成,是云阳山景区著名的景点之一,为探幽览胜者必到之地、必看之景、必拜之处。工作之余,我也常顾此地,上老君岩,赏云阳山,悟道德经。

 

老君者,太上老君也,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开山鼻祖。其原身就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人),是周国管理王室藏书的小官吏。可就是这么个小官吏却造就了华夏民族延续几千年的道德文化。

 

春秋末年,天下战乱频繁,社会制度发生急剧变革。老子作为周朝官吏,看到周王室衰败,于是离宫归隐,驾骑青牛,出函谷关,西游秦国。一日,函谷关守关官员尹喜,忽见东方紫气冉冉飘来,晓知老子而到,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并叩头祈求老子著书立说。老子欣然允诺,一夜著成《道德经》。尹喜得之,如获至宝,如饥似渴,终日默诵,并弃官随李,广为渲染。《道德经》也由此流传千年,光耀华夏,惠及五洲四海。

 

老子《道德经》的核心精髓就是道与德。“道生之,德畜之”。 天下的万物由道产生,这就是“道生之”。大道分化于万物就是德,万物要靠内在的德性来畜养,这就是“德畜之”。天地万物之所以能生存发展,皆源于道德的滋养和惠泽。日月之光明,朗照人类万物;森林树木,吸炭制氧,净化空气;一花一草,一木一石…… 无不具有道德的因子,也无不效法道德的属性。所以老子非常重视尊道修德。他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意思是告诫我们修身、齐家、治国事天下,只有以道德为心,人才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家庭才会真正和和美美、百业俱兴;国家才会和谐向上,繁荣富强。尊道修德至简至易,并不神秘,只要我们从生活中做起,从身边点滴琐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此积少成多,积沙成塔,我们一定会厚德载物。

 

    作为道家学派开山之作的《道德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军事、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一著作也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罗素、海德格尔、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李约瑟等著名人物,都对《道德经》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前总统里根也曾在国情咨文中引用《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更有贤者预言:未来世纪的文明在东方,在中国,在道德经。一时间,老子《道德经》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风靡全球,研究探索老子《德道经》中的天人合—奥秘的机构如雨后春笋,相继建立;诵读老子《德道经》的浪潮越来越高,人数越来越多,在提高人的心身素质上所取得的效应越来

[1] [2] 下一页


原创文章云阳山老君岩上的道德经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9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