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贵州旅游 >> 正文

黔东南-龙胜(岜沙篇)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1
  黔东南-龙胜(岜沙篇)
【岜沙篇】

这篇是整个游记中份量最重的一篇,其实前面写那么多,心里有一个小小的念头是尽量拖着别先写岜沙篇,因为岜沙给我的感触太多,每每想起岜沙,心里总是别是一番滋味上心头。

究根到底,岜沙是我们确定此行的一大动力。因为岜沙有千年的苗寨风俗,因为岜沙男人至今仍固执地盘着发髻。不得不承认,我是怀着猎奇的心理走进岜沙的。然而,岜沙以其天然淳朴的方式在我初入岜沙15分钟内改变了我的心境。走的时候,我们是带着满腹的感慨和说不出的惆怅离开的岜沙。岜沙,一个平静又不平常的村庄。

初进岜沙已经是临近黄昏了。在小黄热闹了一天,人也倦了,皮肤也被烈日晒痛了,出了一层又一层的汗,脚步仿佛也沉了很多。进岜沙前有个小广场,在整个苗寨的最高处,一边还有一个修了一半的亭子,看起来仿佛很新。广场的对面是一个已经没人读书的学校,教室里空无一物,教室旧旧的象我20多年前读的小学。在这个小小的范围里,是感觉不到任何特别的地方,不禁让人有点失望。

“既来之,则安之”。带着些许的失望,我们开始向山下,也就是村子里走去。才几步路,岜沙的感觉就不带声息地渗了出来——首先是温度已经降低了两三度。一股沁人的凉意卷了过来,让人精神为之一爽,体力也恢复了两三分。然后是满眼的绿色。村里的光线比外面暗而柔和,而且连阳光仿佛也滤成了浅绿色,懒洋洋地穿透枝叶,再怎么晒也晒不透地面微蒸起来的水气。

岜沙就是这么宁静。我们一行人走在村里的路上,居然看不到一个人影。周围不时路过一间又一间的吊角楼,但是整个村子安静地可以让我们听见自己地脚步声,不闻鸡犬之声,唯一相伴的是不知何处的鸟叫声,听得不真切到分不清远近。——我们走错地方了吗?

走着走着看到一个唯一有人气的东西,在路旁山坡上的一颗小树上倒扣着一个类似于笼子或者箩筐的东西,上面罩着一块似布非布有彩色布块相拼和手织花边的东西。爬上去一看,原来是一条妇女的百褶裙。苗寨的百褶裙和侗寨的不一样,一个褶只有两三毫米宽,密密麻麻褶满了一条裙。侗寨的百褶裙是一色的,苗寨的分几层,分别用不同色布从腰上铺开,过了骻部才是传统的深蓝色的染布。漂亮而有趣。制作过程中就把百褶裙倒绷在箩筐上晾干定型——话题叉远了,我们在研究完这个笼子一样的东西,决定尝试走进这家人去看看。于是顺着陡峭的山坡上的土路爬上去,来到了高处吊角楼的正面。

一进门眼前一黑,适应了两三秒才发现这是个类似厨房的地方。说类似是因为看不见任何我们习惯厨房里会有的东西,包括水缸,灶台和柴米油盐。在这间四五平方的一角从天花板上吊下一根铁丝,膝盖高的地方吊着一个里里外外都是黑色的锅,下面的地面上有一个脸盆大小的凹陷,里面烧着不是很旺的火。看不真切间仿佛有一个佝偻着背的阿婆坐在阴影里。这间厨房是整个楼里唯一一个土地面的。其他都是木结构,晚上出去闲逛的时候才发现厨房唯一的照明就是屋顶上两三个巴掌大的天窗,难怪在黄昏中厨房看似黑夜。穿过厨房,到了客厅,家里的家具质朴而简单,木结构为主,穿过客厅就到了大阳台。大阳台应该是一屋子人活动的主要场所,里面摆了两三张大条凳和五六个小凳子。老周顺便向主人家提出住宿,被干脆的同意了。

放下行李,我们继续我们几乎漫无目地游览。黄昏的岜沙是非常美丽的。走到一处树不多的地方,整个山谷尽收眼底。山谷里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没有水,是浅浅柔柔的嫩绿色,一层一层伸张到山脚,由于雾气,显得渐渐模糊,像是水彩画里的蕴染。天是铅云密布的,但是阳光挣脱了云层的束缚,从边缘倔强地探出一条条光线,千丝万缕地直入谷底,一簇簇的光的轨迹仿佛也带着梯田的生机和活力。光线探不透谷底的雾气,整个山谷被浅橙色的阳光,浅绿色的梯田和大大小小的树木填满了,不留一点空隙,美得如同仙境,倒显得我们这些外来者是多余的。

倒转过身子看山上的整个寨子也是一种乐趣。寨子是被绿树围绕的,在黄昏的浅橙色光线和雾气的笼罩下,也是一种柔和的绿色,仿佛可以滴出水来。屋子全部是深黑灰色的,看不到人,也看不到灯火、电线杆、水塔、或者任何钢筋水泥的东西,是一种梦境般田园的协调,好像在这样的景色里会想起“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句,一时之间,我们情不自禁忘记自己身在何处了。

岜沙有一奇景,是他们的禾晾,路边一个个用碗口粗的原木架起的,有2层多楼高。村子里有一小片唯一的平地,差不多比羽毛球场略大,四周和正中间全部是禾晾的架子。禾晾架顶上是一米左右的树皮小屋顶,整个架子中间每半米左右就是一根横梁,看起来就像拉得很宽的梯子。我们去还没插秧,不是收获的季节,禾晾架上都是空的。据说岜沙苗寨的人收获之后就把稻子连稻杆一起晾在禾晾架上一直到干透,然后才拿回房里储存。在黄昏,禾晾架看起来特别高大,黑褐色的架子俨然透出一种苍然的感觉,似乎看过了沧海桑田,好像连木头的纹理都在叙述着历史的故事。坐在禾晾架下,时空好像都被禾晾架隔断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许就是这种感觉吧。禾晾架下有一个老者(探长固执地认定他就是寨子里最老的人),一脸的皱纹仿刀削木刻,黄得如同陈年老木的肤色;但表情却很特别的,看不到悲天悯人的忧虑,也看不到享受生活的欢欣,也没有被苦痛折磨后的木然,更象是超乎理解的“太上忘情”的境界,好像周围的一切尽在他眼底又与他无关。不需要任何言语,站在被禾晾架横七竖八隔开的空间里,他就俨然是禾晾架,而禾晾架仿佛也就是他。

顺着山坡一路向下,村子里依然宁静得闻不到人声。光线渐弱,显得更是一种乡村的宁静。看到另外的一些吊角楼里已经有了孩子们。他们还很好奇,又有一点避生,常说两句话就闪去了一旁不见了,一会儿,又从吊角楼里探出个头观察我们。我进入了一家,有一个很小的,估计四岁左右的女孩子,还有一个大一点的上四年级的小男孩。他们的母亲看见我上了楼,一直在一边陪笑着(我怀疑她听不懂普通话),小男孩有

[1] [2] [3] 下一页


原创文章黔东南-龙胜(岜沙篇)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guizhoulvyou/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