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贵州旅游 >> 正文

51黔桂游记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1
  顶。树皮的龟裂清晰可辩,稍微有年头的树皮屋顶在树皮龟裂纹都生了青苔,深深浅浅的黑绿色透出安然的古意。吊角楼的色泽是灰黑的暗色,旧旧的不起眼地站立在那里。每一幢仿佛都已经坚实地站立很久,而且将无声而倔强地一直站在那里,让人好奇每幢楼里平凡的故事。

住在吊角楼里非常愉快。“天无三日晴”,在多雨的贵州,木质的吊角楼里是干燥的,总能闻到木头的清香。即使外面下着雨,房间里毛巾一夜都基本干了。让人不得不佩服民族智慧的累积,哪里的民居都是最适合当地的居住条件的。木头的清香还有助凝神和睡眠,连我这个出了门就睡不好的人,在一片虫鸣声中总是枕着木头的清香一觉睡到天亮。

后来在壮寨里有阵闲的无聊,好好地研究了吊角楼一把,发现吊角楼其实有一个很特别的设计。就是至少有一边(通常是朝东或者向阳的那边)全部都是半截的,下半截是木质,上半截是窗或者就空着。但这下半截的木质结构有两层。外面的一层是象栏杆一样,里面是活动的可以拆卸的木板。转而言之,整个一大片可以完全打开,变成一个大大的有顶的阳台。若天气不好,也立刻可以变成屋子。吊角楼原来也是晴雨两用的。

我们看见的各寨的吊角楼,尽管在细节上略有差异,但有个特别之处是完全一样的,就是屋子的某个向阳的角落,都有块牌子,或刻或漆着“泰山石敢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石敢当应该是一个纯粹汉族的东西,也许源自一个敢说真话的好汉子,在古代的一些志趣文章里,也有说过雕刻成人形的石敢当开口说话戏弄阿谀奉承的贪官污吏的事,俨然一个正义的象征。好像后来多变成一块刻字的石头碑,立在屋前路旁,具体的作用我就不知道了。在这里的苗侗壮瑶寨里,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泰山在哪里,但“泰山石敢当”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东西,让我们非常惊奇。

【Phil】这一路几乎都是住在木头房子里,从岜沙、肇兴,龙胜,一直到后来的阳朔,木屋里那淡淡的天然气味让我很陶醉。尤其是在岜沙的老村长家,我睡在了顶层的阁楼上,没有窗,也不需要有窗,月光就这么静静的洒在床上,枕头的正上方还吊一个小小的马蜂窝,在微风中轻轻的晃悠。只记得那一夜睡得好舒畅,即便快天光的时候有好一阵狗叫,将我微微唤醒,之后又沉沉的睡去,直到老周叫了声“快看日出”,这才睁开眼,翻了个身竟就看见一轮红日已经升起,正温柔的照着岜沙这片寂静的山谷呢。


【行篇】

“地无三里平”,贵州的路是崎岖不平的。不仅高高低低,而且依山势蜿蜒盘旋,小于90度的转弯比比皆是,加上路又窄,又多为年久失修的老路,有不少路段根本连柏油都没有铺,只是黄泥石子压的,雨水中又滑又积水,唯有这段路的老司机才能甘之如饴吧。在贵州行路,绝大多数时间是一部车走在路上,要一会儿才能见对面开过来部车。自己方向超车是很少很少的。

可能因为路不好走,这里的司机除了“艺高人胆大”以外,更是出奇的有耐心,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守秩序,最有风度的司机们。如果要停车,司机一定会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开阔的地方,而且会尽量贴紧路边——通常这样停车意味这紧贴山体或者直临悬崖——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让开路,也让其他司机看得到。遇见塞车,司机通常都是很有耐心把车停在尽量靠右侧的地方。而且车与车的间距都比较宽,而且遇到路面特别窄或者要急转弯的地方,司机一定会把这一段路面全部让开,宁可自己停后一些。如果有车需要超车,其他的车辆都会尽量提供方便。可能是贵州崎岖的山路让人学会了互相协作和礼让三先,因为不协作一旦卡住谁也走不了,甚至会造成车毁人亡。这点,在广州或者其他大城市是看不见的——通常一塞车马上整个路面都密密麻麻挤满车,你争我抢连半个车头都不让。  “仓廪实而知礼节”,贫苦的贵州人用朴素的方式反驳了管子。

这一路下来,塌方是比比皆是的。一路过来,好不容易可以看到很多车的时候十有八九是有塌方影响到路面,车行不畅造成的。贵州和桂北一带全是非常松的岩石,经常路边的岩体用手就可以掰下一块。下雨水一泡,岩石就有了空隙,再加上天晴一晒,受热不匀石头就裂了。塌方可大可小,小的时候就是路上落了一小堆石头和土或者路面突然陷下去一小块,车可以照行不误,大的时候可就是整个路突然消失,湮没在石块和土堆里。

在小黄,眼见再多转一个弯就可以开到寨口,突然路中断了。整个山体滑坡,在短短的一米之内,路变成了山。简直让我们三个大开眼界——也傻了眼。好在已经有其他的驴友们找到了路,在山脚下扯着喉咙告诉我们该如何走。没办法,只好按他们的提示让司机把车停在其他地方,我们从路边的山道辗转而下,越小溪,穿田埂,绕一大圈才入的寨子。路边的山路有差不多五六十度陡,仅一人宽,而且周围的草和灌木都向路中间挤了过来,在我们眼里简直不能称之为路。奇怪的是老乡们用并不大的步伐很快就能穿梭其间,如履平地——有背满满的大背篓的,有挑担子的,有手提鸭笼的,连马都毫不阻滞的上上下下。让连蹲带扶左顾右盼还滑了一大跤的我自叹弗如啊!下到山脚下,看见塌方区有将近30米宽,山上还看得见小块的石头和土块顺着山往下滚,惊险到大家各自庆幸选择绕远路而没有直接爬塌方段,Phil还拍了一张相片以志留念。这里的山路和田埂路都不是直的。尤其是田埂路,因为是在梯田里穿梭,绕来绕去的。如果不是走村民们常走的田埂,那田埂就又松又窄,有时候甚至下不了脚。好在这里看到的每一个人都会好心地指路,或者笑着打招呼,亲切得感觉不到隔阂和距离。也就是这种真诚和隔阂,让这段山道和田埂路走起来没那么辛苦,甚至走得津津有味。好不容易到了小黄口,却惊喜地又见司机。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就是直接爬的塌方区,“我就扶着山这么走过来了”他说——看着他显得很陈旧的普通牛皮鞋,我们三个互相望着说不出话来,过一阵还是探长总结到“那太危险,我们还是不爬得好!”

在要去肇兴的时候天正下大雨,最大的时候看十米开外的街对面都看不清,从江县城里到处积满了十多公分的水。在车上探长突然指着街边一个穿着破烂,不时停下翻翻垃圾的乞丐说“咦,这条路上我已经是第三次看见这个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原创文章51黔桂游记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guizhoulvyou/1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