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只有长城的奇伟壮观,黄河的激越汹涌,才能昭示华夏文明的伟大,将民族内涵琳琅尽致展现给世人。然而当我领略过爱莲湖那灵秀娴静的风貌后,便如旱逢甘霖般,絮乱的世俗杂念,纷纷扰扰的千千结,也便豁然开朗了,有一种宁静沉淀在心头。
夏日午后,烈日正辣,我拖着焦躁的身体,远远望到了爱莲湖。疑问着不霁何虹,我走近了她,如小鸟挣脱骄阳的怀抱,我迫不及待地飞入了这抹宁静与阴凉。登上凌空的桥,我睁大瞳孔,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一条条芳草萋萋的曲径古道,一浑浑宛若明镜的碧水……好静谧的一片净土!眩目的阳光炎灼大地,却怎么也穿不透这一片如翡翠般的清冷,更衬托她的娴静,平添几分圣洁。日落聊梢头,我低倚斜柳,眼前呈现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胜景,轻风拂来,湖面翻涌起腾腾碧浪,零星地玉立着娉娉婷婷的莲花仙子,或被青波托起,略显羞涩地含苞待放;或卧于湖面,慵懒地半遮半掩;或凌与碧波之上,多情地起舞绽放,婀娜多姿,美不胜收,虽无“映目荷花别样红”的漫潭皆是红,但却错落有致,毫无半点妖冶之气。昏黄的夕阳为湖面铺上蒙胧的金纱帐,更显高贵典雅,又为亭亭的仙子的霓衫镶上一道金边,还有那金的阁榭,金的石径,金的松柏;风吹,鸟飞,蝉鸣……这一切,融入在这恬然的氛围里,没有过分的雕琢,没有刺目的奢华,没有市井的喧噪,这里先人的灵魂是澄澈的,后人的心灵也是安宁的,爱莲湖的美是无言的。
前人留下《爱莲说》讲那洁身自好的秉性寄托与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后人亦虔诚地建爱莲湖,将头脑的意境呈现,泛舟湖中,晚熙染红了天,也渲染了这一潭金碧重叠的湖水。脑海中的画面与现实的景色交织成一道动人的风景,轻轻触碰眼前的清凉,轻撩起小水花,看她晕成金圈,再搅动起一池碎金,不叶有鱼儿穿梭游动,浮出水面,令我遥想渔舟唱晚,又徒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惆怅。
爱莲湖的美,带着少有的恬淡,萦绕在心头。如果说长城的美是凝固的雕塑,黄河的美是壮美的画卷,那么爱莲湖的美就是一股醉人的芬芳,一抹惊艳的色彩,一块心中永恒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