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路边出现一个在今天很少能见到的形式别致的旧路标指示往洪江的方向时,我们一时都挡不住了诱惑——去洪江。
作为湘西人,老公对洪江自小便很向往,多年一来,在他的心目中,洪江是个大地方。他不无憧憬地说起:在我们的印象中,洪江姑娘聪明、漂亮、洋气,有如大家闺秀。
而我最初对洪江的认识,是缘于我所喜爱的女作家苏叶的文字。苏叶是湖南洪江人,八岁离开洪江到长沙,十岁又随父母到南京。但年幼时在洪江的这段生活,对她的影响却是终生的,在她的散文中,最使人读之难忘的,是一种“湘西气质”、“湘西意识”。读她的散文时时感觉到她对故乡的魂牵梦萦。如果说别的人怀恋故乡,有的在飘泊多年的老境,有的在人生坎坷的灰暗当中,那么苏叶对故乡的怀恋,则是无时不在,不计白昼黑夜地付诸梦中。这样的感情,不仅让我动容,也时时令我心生妒意。
她在文中写道:“那条碧清的沅江,那条溜平宛转的巫水,那木排上的鹭鸶,那云遮雾绕的山峰外传来的云遮雾绕般的山歌,还有哥哥手中的柴刀,密岩尖上汩突的泉眼,包括沁甜的柚子,辣牛肉巴子,隆冬时窝坐在火箱里的炭热,霉天里踩断雨丝的钉鞋,八街九巷十道坡的青石板,还有灶前的吹火筒,庵庙里的红烛高香,以及家里请人打糍粑时那嘭嘭的舂米声……全部细细密密地排列在我的梦境中。”有这样的梦境,有这样的故乡,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
许是爱屋及乌,因了苏叶,我多年来对洪江也有了一种舍不下的牵挂。
我们走错了路,走了一条几近废弃的路,一路颠簸,让我再一次的对爱车心疼不已。但窗外的景致却是一种让我心醉的美,碧绿的山峦,一丛丛的翠竹。古代文人曾强调: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里山民的人居环境,可谓得天独厚。房屋多以木质结构为主,红墙青瓦,做工精致。家家都用围墙围了一个不小的院落,看上去整洁、舒适。这院落、这山、甚至这条颠簸的路、这山间路边走动的人……这一切的一切,显得如此的和谐。这便是我心目中苏叶的故乡!这就是我心目中沈从文笔下的湘西!
光从旅游的自然资源来看,洪江要远胜过凤凰。历史上,直到二十世纪初叶,湘西还是公路未通,火车不行,只有两条屡见于词章的河流——沅江和澧水,从群山间闯荡而出,注入洞庭湖,成为湘西的对外交通的要道。也就是这条沅江,成就了依江而建的洪江城几百年的商业繁荣。凤凰古城明显是后人营造的仿古氛围,而洪江的古商城却是实实在在几百年前的古物。而且,一条沅江,一条巫水,也远比流经凤凰的沱江要有份量。
当年湘西的木材、桐油等物质,就是经水路到洪江,再由此转运出去。
读沈从文先生的散文,我独爱其描述湘西的文字,又特别喜欢他笔下冒险而豪放的船帮生活。湘西的河流,乱石密布,险滩迭起,恶浪涛天,在这样的河流里讨生活,其中的艰险可想而知。但唯其艰,唯其险,便更要恣意人生,尽情享乐。沅江流到洪江,水面开阔,水势平缓,我站在江边,仿佛能听到当年船夫拉纤的号子。想像中一群黑红的湘西汉子,赤裸着上身,博击于浊浪间,该是怎样的悲壮?该是怎样力与美的展示?老公是湘西人,熟悉这边的一切,见我矗立江边良久,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走过来说:“我见过江上运木材,长长一串木排,最前面的木排上简单地搭建一间屋子——船工生活的地方,我们说那叫‘赶羊’。还有人将木材盖上印,从上游丢进江,到洪江来收。”
哦,沅江,多年前我便心为之神往。曾经一边读先生的文字,一边想:如果哪天能驾车,寻先生的足迹,一路傍沅江而行,逢村住村,逢店住店,那会是一次怎样诗意的体验?
来洪江旅游的,多是冲洪江的古商城而来,不似我,虽未谋面,却对沅江有种特殊的感情。但我虽然对古建筑并不在行,却也知道洪江古商城的价值。
在网友的陪同下,由一个不起眼的巷口,踩着苏叶笔下的“八街九巷十道坡的青石板”进入了古商城。我们旅游多是自助游,因而极少享受导游的解说。可巧几个长沙游客请了一个靓女导游,我们便紧随其后,挣导游解说。靓女导游是当地小学教师,不但人靓,且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解说也极棒。
洪江的古商城一早便改为民居,因而便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但多年来也因此而长期被忽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1996年才引起专家的关注,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一时让专家们叹为观止,便感叹曰:对探究中国内地的资本主义萌芽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望再现“清明上河图”风貌……
洪江古商城现存明清时古建筑380余栋,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可惜,为修筑沿江路而拆毁不少古建筑。为了一条普通的道路,我心下里直觉得不值。
古商城的建筑多为极具地方特色的窨子屋,院墙高丈余,当年的青瓦粉墙,经岁月的磨蚀,早已斑驳,如一垂垂老者,向过往的路人诉说着曾经久远的故事。高墙间宛延的青石板路,曾走过些什么样的人?发生过些怎样的故事?细雨霏霏的时节,能否在这小巷间遇到一个着“踩断雨丝的钉鞋”,结着丁香般愁绪的姑娘?她又会有怎样的喜怒哀乐?怎样的爱恨情愁?当年的小苏叶,那个拖两根麻花小辫,手里拎着一篮梧桐籽的小姑娘,又会是住在高墙后的哪一个院落?湘西多年来便是土匪出没的地方,且盛产木材,房屋多为木质结构,窨子屋的高墙的作用,一为防盗防匪,一为防火。而洪江更是富商古贾云集的场所,自古“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