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胡耀邦故居探源:耕读之家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8
  苏维埃政府的土地委员,母亲刘明伦当上了乡妇联主任,哥哥胡耀福是儿童团长,后任团支部书记,大姐也参加了苏区妇联。

     亲人的行动影响了胡耀邦。据钱江所著《胡耀邦的家世和童年》所载,1929年12月,回家度假的胡耀邦由里仁乡少共书记杨国英介绍,秘密加入青年团。他的表哥杨勇,则先一步投奔红军去了。1930年10月,胡耀邦被调到区委做宣传工作,不久,上级派人到浏阳挑选青年干部,胡耀邦入选,前往江西。告别的那天,母亲刘明伦拖着小脚为小儿子送行。这时,胡耀邦距自己的15岁生日还差一个月。

    从此,这个少年走上了革命道路,九死一生成为职业革命家。           

   最后一次还乡

   胡耀邦离开家乡闹革命之后,一走就是32年,解放后直到1963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下派到湖南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到文家市考察,才顺路回了一次家。住了一晚,又匆匆离去。

    龚光繁老人至今仍对耀邦回家的往事记忆犹新。龚光繁退休前任文家市镇副镇长。他也是胡家不出五伏的亲戚,龚光繁的岳母是胡耀邦的堂侄女。

     11月10日,记者在文家市镇见到了年已七旬的龚光繁老人。

     他回忆到,耀邦到文家市后,没有回家,带着礼物先去看了龚光繁岳母的奶奶,老人双目失明,她对胡耀邦说:耀邦啊,听说你做了大官了。耀邦说,我没有啊,我还是当兵的。耀邦看到老人的被子又薄又硬,就答应给买床新被子,走时留给老人十元钱。

     “看望过三伯母后,岳父喊我去陪耀邦同志吃饭。当时在场的有李汉平秘书、浏阳市公安局教导员吴玉翘和耀福。胡耀邦最爱吃二个菜,一个是红薯粉,一个红薯元子。记得快吃完的时候,胡耀福小声对李汉林说:李秘书,北京有灯芯绒布卖吗?我儿子德安要结婚,能不能扯点布料。耀邦听见了马上说,没有,没有。北京没有卖。一连说了十几个不行。耀福再没有作声,李秘书也没敢开口。”

     1963年2月6日,胡耀邦和通讯员小解带着几个馒头和一瓶白开水,步行四个多小时从文家市到中和公社苍坊大队的老家。进门之后,胡耀邦拿出了四十元钱和两斤荔枝交给哥哥胡耀福。与此同时,让生产队长通知召开农民座谈会。

     座谈会上,有社会员反映胡耀福把原已入社的一只粪桶、一把铁耙、三床晒垫等东西拿回自己家去了。胡耀邦闻听,非常生气,当场要求陪同的浏阳市公安局教导员吴玉翘秉公处理。吴玉翘将胡耀福批评了一顿,要他写出书面检查,把原物返回,已经用坏的物品则经社员作价13,8元赔偿给了生产队。

    胡耀邦回家的当天,天下着小雪,徒步路过甘露亭时,看到二个光脚的孩子,男孩11岁,女孩8岁。经了解这是一对孤儿。胡耀邦当即找到了公社负责人,专门研究如何救济这二个孩子。

    “少小离家老大回,山河依旧鬼魔摧。新朋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开家乡32年的胡耀邦回到浏阳后,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稍加改动,作为与故乡人的开场白。

     这一年回乡,胡耀邦回家仅仅住了一晚,随后便投入到工作中,确定文家市区为巩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重点。带领十多人的工作组与区社干部、群众同吃同住一个多月。

     这是胡耀邦离家参加革命之后,回乡最长的一次,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一封特殊的回信

在胡耀邦故居陈列室里,一封胡耀邦亲笔写给金星大队(即苍坊村)党支部书记龚光繁的信引起众多游人的驻足。

     这封落款为1961年11月12日的信这样写道: 

     光繁同志并党支部同志:

     严格财政管理制度,坚决赔退一平二调来的社员的财物,你们怎么可以用公共积累给某些干部和社员出外作现在耀简(胡的堂弟)先回来,耀福(胡的胞兄)过四五天后也就回来。不久前,我曾经给公社党委详细写了一封信,请求公社和你们一定要坚决劝止我哥哥、姐姐和一切亲属来我这里。因为:第一,要妨碍生产和工作;第二,要浪费路费;第三,我也负担不起。但是,你们却没有帮我这么办。这件事我不高兴。我再次请求你们,今后一定不允许他们来。

     这次他们来的路费,听说又是大队出的。这更不对。中央三番五令要各地坚决纠正“共产风”,坚决路费呢?这是违反中央的政策的啊!如果社员要追查这些事,你们是负不起这种责任的呵!请你们党支部认真议议这件事。一切违反财政开支的事,万万做不得。做了,就是犯了政治错误。

     送来的冬笋和芋头,这又是社员用劳动生产出来的东西。特别是现在的困难时期,大家要拿来顶粮食,你们送给我也做得不对。但是已经送来了,退回来,又不方便。只好按你们那里的价值,退回24元,交耀简带回,请偿还生产这些东西的社员。在这里,我一万次请求你们,今后再不许送什么东西来了。

    …………

    时至今日,龚光繁老人仍然保存着这封44年前的来信,信纸已经有些发黄。

     龚光繁回忆道:1960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当时我在耀邦同志老家所在地文家市公社金星大队(辖今中和乡苍坊村等四个村)任党总支书记。1958年,大队修了一座小型水库,一来可蓄水灌田,二来可解决生产和生活用电。但当时,浏阳等地都买不到发电机,偶然有货也要等计委分配。经大队党总支委员会研究,便请耀邦同志的胞兄胡耀福和堂弟胡耀简两人一同去北京,向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求助。

     “因为是给公家办事,当时答应发电机买回来后,路费可由队里报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原创文章胡耀邦故居探源:耕读之家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07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