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虔诚
闽南人家多礼佛,我家是普通人家,自然也不例外;但因年幼的时候,家境一般,且在大家族里面有诸多的纷争,涉及诸如房产、财物的纠纷,便把更多的期盼停留于对祖宗的祭拜与对神佛的顶礼膜拜上面,因此很小的时候,我便跟着母亲出入各样的寺庙庵观中,在袅袅的轻烟里面度过了我的童年。最为重要的佛教场,却是闽南名刹,有桑莲法界之称的开元寺,这便是我的性格成源的重要的场源。
我从1981年-1987年在开元寺后面的西隅中心小学上学,每天中午放学,偷偷地穿越开元寺僧人食堂,经过僧舍,驻足于木偶的精彩表演,布袋戏的憨态可鞠,流连忘返中终于回到了家,放开肚皮大吃之后便是风火轮般地赶到学校,焦急地等候3点半的下课,便可以和一大帮的同学在东塔下嬉戏,在西塔下纵奔,最为英雄的事件便是敢于从大雄宝殿前那好几级的台阶、从抄手游廊跳入石庭,那份拿捏、那时候的快活是我的人生里面永远抹不去的灿烂。我快乐的童年时光是在宽广从容的石庭里面奠基的,那郁郁葱葱的古榕里面曾经那么惬意地弥漫着我的纯真,高耸的镇国、仁寿二塔的夯实了我坚强的个性,狰狞的众护法之间穿梭的是我的鬼脸,出没在百柱大殿的庄严经场中的是我永不疲倦地好奇,僧人的功课声和着暮鼓晨钟的悠扬,将我的思绪与飘扬美丽的飞天,一起放飞很远,很远.......
慢慢的,我的身躯渐渐地不能从西街的寺栏里面挤进我快乐的大本营了,会有更多的时候,是在高大魁梧的哼哈二将的注视下踢踏拽过,在“此地本是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对联下关注,让我可以面对紫云屏的浩大,走街串巷,将最及时的报纸与真诚而开心的 笑容,换回自己经济上面的宽裕,那个时候,我心纯白如雪,皓齿红唇的形象和着清秀的气质,在佛教的感召下,演绎着自己善良的人生。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淘气在学校里面丛树上面掉下来,摔掉了部分的记忆与知觉,但那时候的我居然能够独立地穿越了开元寺,在大石庭厅里面观望了《海囚》的拍摄现场,然后从紫云屏后面的三朝巷走回象峰巷,然后晕倒在自己的床上,一直到深夜许久才苏醒过来,可见开元寺在我心中的位置。
林林总总的童年时光注定了我很小就具备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所具备的气质:善良,真诚,坚强,对于佛教的奥秘有着积极的探索,家里面总是有缭绕的烟香,在跪拜佛组的礼仪方面,我是最好学也总是做的最好的,能够在三婶五婆的家常中找到我被夸奖的纪录。
所以在神佛面前的规矩、祭拜的规制方面,我都懂一点点,如神三鬼四。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小的时候我经常地生病,妈妈很希望她的儿子平安长大,因此妈妈便在我们老宅子里面东厢房的过道上面吊着的简陋的佛座上面请来了一尊蜡制的观音,毕恭毕敬地在那里将我认做观音菩萨为她的不可胜数的干儿子里面的一个,那个时候起,我怯生生地从开元寺的大神佛像经过,心里面却总是惦记着家里面的小小但亲善的观音菩萨呢....
在小的时候,每次礼观音菩萨的时候,我总是最积极也最虔诚的,因为在那座东朝西的菩萨面前,总是有丰盛的糕点与鲜美的水果,平日里面工薪阶层哪里会舍得为自己来买些什么东西?只有在表示对菩萨的诚心的时候,也同时给了自身一个改善的借口。我磕的头一定是最响的,因为我知道磕完头我就可以吃这些可口的食物,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一定是做到的:在磕头的时候我一定是非常虔诚的!因为那个时候心里面很简单的定义:是观音菩萨为我带来这些好东西的!如果我不成心,那么以后我一定吃不到的。因为诚心,所以吃起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是坦然的,和自己的干娘分享食物,那是再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也因为虔诚,在嘴馋的时候,总是充满了真诚的希望与对日子改善的憧憬......
那个时候,菩萨可以看到我在自己搭的丝瓜架里面捉虫的专注,观音菩萨还会看到我每天为了争夺到刚下的鸡蛋与公鸡打架、与母鸡周旋的喧闹,还有我爬到邻家果树上面的淘气,每天,她,我的神界里面的干娘,都在默默地关注着,并不亮丽的阳光在过道里面斜斜地拉长了,勾勒出了一种宽松温暖的环境,我便在过道里面的进进出出里面,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关爱。
曾经很聪明,在妈妈睡觉的时候躲在(以下文字从二○○一年八月十八日15:56:25开始)床底下,偷偷拽下床边长裤,从里面掏出一元、两元以及毛票儿,去买我喜欢的糖儿点心,当然少不了呼朋唤友的一大帮人。只是每次从东厢房里面蹑手蹑脚地走出来的时候,总能看见头上透过一些阳光的观音菩萨的并不高兴的脸庞,那微嗔的神情仿佛在诉说对一个俗家儿女的痛心。
一次,两次地,慢慢地,我颤栗于观音菩萨那柔美的眼光中,我看着父母为了生计的各种努力,我不安,我焦虑,觉得好不应该,于是,我不再从妈妈的裤兜里面拿零花钱了,只是学会了尽量不要和父母去顶撞,父母能够放心地去工作,自然将来我得到零花钱的机会就多多了。
这便是我的成长过程中的观音菩萨对我的小小感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学会了静默地面佛,袅袅的烟雾中,思绪慢慢地展开,点点滴滴,似乎将所有的心愿与牵挂宛若风筝一般地放飞出去,等候的也许是她们采摘完诸地的仙灵之气归来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