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安徽旅游 >> 正文

合肥历史上的三国新城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9
  由于合肥一再遭到孙吴的围攻。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魏征东将军满宠上疏魏明帝,曰:“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吴军北上围城,“得据水为势”;而魏“官兵救之,当先破大军,然后围乃得解”;敌军来攻“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难”。为此,满宠建议:“移城内之兵于城外”,在合肥城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可于此另筑新城,引诱吴军远离水道而趋平地,便于“掎其归路”,克敌制胜。当时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自动撤出合肥,城“未攻而自拔”,是“示天下以弱”。满宠申述曰:主动“移城却内”,并非示弱,虚虚实实,正合兵家之“诡道”。经魏明帝许可后,满宠等即赶筑合肥新城。不久,新城即告竣工。

  新城建成后二十年间,吴军屡次围攻均无功而返。公元233年,新城甫成,孙权即发兵进围。满宠得报,对诸将曰:“孙权今知我移城,必然在兵士中发自大之言。今大举前来,势欲功在必得,虽不敢贸然进攻,必当上岸耀兵。”于是,满宠派遣6000步骑埋伏于淝水隐蔽处“守株待兔”。恰如所料,孙吴果然上岸炫耀兵威。这时,魏军伏兵突然杀出,孙吴军队措手不及。由于远离水道,吴军不敢贸然下船进攻,耀兵受挫后即撤退。满宠创造了一个出奇制胜的战例。

  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孙权亲率10万兵力再次猛攻新城。满宠恐寡不敌众,欲放弃新城,退守寿春。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载,时魏明帝曹睿坚决不许后退,曰:“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明帝亲御龙舟东征,迎战孙权。满宠艰苦守城,募壮士,折松为炬,火烧吴兵攻城器具,乱箭射死孙权之侄孙泰,最后迫使孙权撤围而走。

  魏嘉平五年(公元253年),孙权死后第二年,吴太傅诸葛恪统率大军20万进军淮南,连续数月围攻合肥新城。而此时守城魏军仅3000人。魏将张特见吴大军来犯,深恐众寡悬殊,遂坚守城池,不与吴军交战。诸葛恪指挥兵士沿城垒筑土山,决心破城。张特眼见新城将陷,遂冒险前往吴营诈降,施计对吴将说:“吾已无心再战,然魏法规定,遭围攻百日而不得援军来救,虽降而家人不受连坐。今吾城已受围九十余日,城虽将陷,但尚有半数人不愿降,请容吾再行说服,明日即将名册呈送。”吴军中计,遂停止攻城。而城中守军得此喘息机会,连夜堵塞城墙缺口,顽强死守。吴军久攻不下,疲惫不堪。时值盛暑,病者大半,诸葛恪却禁言士卒多病,不听将领计议,一意孤行,致使天怒人怨,士气低落。待魏军援兵赶到,诸葛恪不得不率众撤退。诸葛恪无奈而叹曰:“此战,非吾所不能,乃天不助吾也。”

  三国新城存在近50年。至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灭吴国,才废除新城,迁回原址。新城遗址位于合肥西北15公里鸡鸣山东2.5公里的淝河北岸,现尚存夯筑城垣残基大、小土墩18处。城垣底部最宽处约30米,最高约6米,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城四周仍可分辨出宽约50米的护城河道。有人从遗址中采集到青铜三楞形箭头、铁撞车头、铁逆须钉等城防兵器,当时攻防之烈可见一斑。
 


原创文章合肥历史上的三国新城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anhuilvyou/12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