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规划处处长窦群发言
新华网北京频道11月17日电(记者汪涌)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旅游局联合举办的2009大西山金秋旅游登山节,历时50余天,在11月16日正式闭幕。
大西山旅游登山节首创海淀区旅游节庆活动品牌
以"与国同乐乐活西山"为主题,以"乐活西山、畅享自然"为内涵的2009大西山金秋旅游登山节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旅游局主办,由海淀区旅游局、苏家坨镇人民政府承办。
这项活动自2009年9月21日正式启动以来,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开幕式暨登山活动恰逢国庆前夕,大西山旅游登山节也由此与节庆主题结合起来。9月26日,六十位"共和国同龄人"及其家庭成员以及来自社区、机关、高校的约500余位游客登阳台山古道、赏大西山美景,为祖国六十岁生日送上了一份厚礼;10月24日,由120名中外大学生自行车队也来到了大西山,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自行车赛,为新命名的"西山风景长廊"揭幕,也把这条刚刚建成通车的大西山旅游路推荐给了广大的北京游客。登山节期间,凤凰岭自然风景区、阳台山自然风景区、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西山大觉寺也先后组织了"乐活乡村之旅"、"勇无止境之旅"、"养生文化之旅"、"畅游银杏之旅"等系列活动,与主要活动互相呼应,形成了良好的整体效应,展示了北京大西山的秀美风景,彰显了海淀的旅游特色。
大西山旅游登山节初获成功专家献计旅游区未来发展
大西山旅游登山节的成功举办,开创了旅游资源开发与节庆活动相结合的模式,也为未来大西山的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11月16日举办的大西山旅游发展论坛上,魏小安、窦群等来自国家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局、海淀区政府的领导和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围绕如何推进大西山旅游区的发展,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和充分的论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旅游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首先发言,他认为,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大西山是燕山的一脉;从历史来看是京师的屏障,也是北京的花园,离城市这么近,或者在一定意义上和城市融为一体的只有大西山。大西山拥有良好的历史积淀,美丽的自然风光,有先人留下的宝贵资源,在开发上要更重视规划。
对此,魏小安提出了五点建议:重规划、出精品、分区域、转模式、优环境。他说,大西山在历史上是北京达官贵人、文人生活的一种最高境界的体现。现在开发时就应当多研究一下历史地位,树立创造文化精品的目标。要打造大西山这一精品旅游品牌,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必不可少。需要培育新的人文环境,改善经营环境,完善市容环境,强化休闲环境。只有按照后工业化的视角,挖掘前工业化的资源,形成超工业化的产品,才能应对变化中的市场。他希望,大西山能够成为未来的发展亮点,在古人留下的基业上,创造新的基业,让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财富永久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