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旅游资讯 >> 正文

夏季旅行要注意哪些健康问题

作者:heppo    旅游资讯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8
 

    夏季出游做好“四防”

   外出旅游,身处陌生环境中,须了解必要的健康知识,让旅行更加安全,充分享受乐趣。

     防腹泻

    夏季出游,往往容易发生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因此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尤其是在海滨城市食用海鲜产品时,一定要挑干净新鲜的食用,吃海鲜时和刚刚吃了海鲜后,不要饮用冰啤酒、冰水和冷水,以防发生腹泻。

    一旦发生了腹泻,也不用害怕,最重要是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饮用纯净水或盐开水。最好随身携带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的口服补液盐(也可以自己配制:一勺盐和8勺糖,溶入1升纯净水或冷开水)。对于大多数腹泻患者,服用口服补液盐就足够了,病情好转后增加固体食物;但对于少数患者如老年人和儿童,腹泻和呕吐可导致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马上去当地医院就诊。

    防中暑

    夏季气温高,排汗多,旅游最易发生中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者,在高温季节应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旅行。

    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暴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有关,尤其是在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极易发生中暑。通常情况下,人们首先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头晕眼花、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这时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处躺下,如果病人昏倒也不要惊慌,让其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等待救援人员赶到。

    夏季旅游时预防中暑,可注意以下几点:

    早出发。早晨相对凉爽,而中午至下午2时阳光最强时,尽量不要呆在户外,应在阴凉处休息,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再活动。

    着浅色织物。白色、浅色衣服吸热慢,散热快,穿着凉爽;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戴遮阳帽。遮挡阳光辐射。

    多补充水分。应少量多次,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可适当喝些盐开水,补充盐分。但要尽量避免喝温度过低的饮用水,防止消化系统疾病。

    备防暑药物。外出旅游时应带些人丹、风油精等。

    防晒伤

    夏季,人们往往选择去海滨游泳或登高纳凉,但如果日晒时间过长,脸部、颈部、手臂和下肢暴露部位的皮肤便会产生日晒斑甚至晒伤。最常见的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肿块、荨麻疹、水疱或者红斑,轻者二日左右可愈,重者一周后才能痊愈。一旦发生晒伤,可适当使用阿司匹林等止痛剂,冷水浴或冷敷也有助于减轻伤口处的疼痛。

    夏日出游防晒,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佩戴太阳镜。防止紫外线照射引发眼睛的白内障、斑点恶化,不仅是年轻人和老年人,对于儿童也一样要保护好眼睛;

    穿保护性的衣服。如长裤和长袖服装、戴遮阳帽等,可有效避免日光直接强烈照射。

    适当涂搽防晒霜。一般情况下使用SPF20以上的防晒产品即可。

    防蚊虫叮咬

    夏季是蚊虫叮咬的高发季节,一些非洲国家、东南亚地区,我国云南等地,以及海滨和山区尤甚。

    许多传染病如疟疾、登革热和脑炎等,都可以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对旅行者的威胁很大,但并不常见。事先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十分重要,如在黄昏和黎明时分留在室内,穿着防护性的衣服,使用蚊帐和驱蚊剂等。      旅游行前注意

    在出发之前,应了解目的地气候、风俗习惯以及是否有疟疾等流行病的情况;

    随身携带好驱蚊用品、防晒用品、治疗腹泻的药品等。如有严重的心血管、肝、肺、肾等疾病,或者处于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期、恢复期,则不宜出行;

    和成年人相比,儿童更容易生病,病情变化更快,所以出游一定要考虑儿童特点,合理安排行程,避开各种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项目,且不要带孩子去西藏等高原地区旅行;

    老年人夏季登山或远途旅行时,最好先行体检。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备好各种相关的药品,不应该因旅途而中断治疗,同时一定要有人陪同出游,不宜单独外出。

    旅游回家后检查

    如果回家后的一月内出现发热的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并告知旅行史,以便医生有针对性地排除疟疾、登革热和伤寒等传染性疾病;

    如有胃肠道不适,建议留取大便的标本,去医院检查有无细菌感染或寄生虫;

 &n

[1] [2] 下一页


原创文章夏季旅行要注意哪些健康问题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Article/4303.htm
 
热点景区
旅游资讯排行榜
最近更新的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