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欧洲旅游 >> 德国旅游 >> 正文

科隆大教堂教堂门上浮雕

作者:heppo    欧洲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1
 

科隆大教堂教堂门上浮雕

  德国第四大城市科隆,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它既不是国家首都也不是州首府,但无论从历史、经济和文化的角度,还是在国际上的影响与知名度来说,科隆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现代气息比其它城市更有资格作为德国的代表。如果您来到科隆,市中心莱茵河畔的科隆大教堂一定不能错过,因为它素有欧洲最高尖塔之称,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成为科隆城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气势宏大。音乐家舒曼受此感染而写下著名的《莱茵交响曲》。教堂内有礼拜堂10个。中央大礼堂穹顶高达43.35米,中央双尖塔高161米,直插云霄。除了高达157米的惊人高度之外,整座建筑东西长144米,南北宽86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建筑本身全部由磨岩的石块砌成,由于年代的久远,表面已呈黑色,更显庄严古朴。大教堂四壁上方共10000多平方米的窗户上,全部绘有《圣经》人物,在阳光反射下,金光四射,多彩多姿。科隆大教堂宝物很多。尤为珍贵的是设计科隆教堂的羊皮图纸至今仍完好保存,成为研究12世纪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宝贵资料。教堂也以拥有其他珍贵的艺术品闻名,其中最著名是重达24吨的大摆钟和一个中世纪的黄金匣——三王龛。三王龛是由黄金、宝石和珍稀饰品组合而成的“宝中宝”。“三王龛”是因耶稣的故事而得名。传说耶稣降生时,有东方三博士前来朝圣,显示他是基督。第二次显灵是耶稣受洗时,圣灵鸽子落在他头上,标志着他是上帝之子。第三次是他参加一次婚宴把水变成酒,体现了他的“神力”。大摆钟是世界各地教堂中的“巨无霸”,登上大教堂的钟塔,还可以俯瞰莱茵河的水色与城市风光。

  科隆大教堂的修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十三世纪,当时欧洲并存四大圣城——西班牙的圣地亚图、意大利的罗马、德国的亚琛和法国的巴黎。为了同其它圣城竞争,保住圣地的地位,科隆主教团决定修建一座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大教堂,体现天主教和中世纪文化在欧洲的勃兴。

  据说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卡罗琳王朝时期,公元1248年8月15日,科隆地区主教康拉德·冯·霍施塔登在圣母升天节这天为大教堂动工举行了奠基仪式,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2.5万名市民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了,在这个德国当时最大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世界第一”的大教堂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富人捐钱,穷人出力,艺术家贡献智慧,统治者全力支持。后来停建过一段时间,到1880年才最后完成,其建筑期长达630多年,堪称世界之最。工程规模浩大,至今仍保存着成千上万张设计图。由于历次战争阻隔,特别是“30年战争”和“百年战争”两次悠长的宗教战争,建筑工程时断时续。1842年9月4日,在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的主持下,大教堂第二次奠基。直到1880年10月15日,科隆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当时,它以其157米高的两个塔楼荣膺世界最高建筑物的美誉,是建筑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教堂的周围还有无数的小尖塔。

  最初的工程是从1248年到1322年的唱诗堂封顶。前期工程耗资巨大,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简直难以想象。木匠、泥瓦匠、石匠、搬运工乃至各种后勤人员日夜不停地加紧工期。夏天,他们趁着天亮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冬天也要干七八个小时。有的工人三顿饭都在“天上”吃,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座大教堂中了14枚大小炸弹,遭到严重破坏。康拉德·阿登纳总理对于家乡科隆情有独钟,主持重修了科隆大教堂,使其焕然一新。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中世纪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经典代表作品。教堂里森然罗列的高大石柱,鲜艳缤纷的彩色玻璃,精致的拱廊式屋顶以及凌空升腾的双塔皆气势傲然。16万吨石头堆积而成的如同石笋般林立的科隆大教堂,从奠基之始直到形成今日之规模,其中所蕴涵的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是其他建筑所无法比拟的。这是科隆大教堂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它吸引着全世界游客的到来。


原创文章科隆大教堂教堂门上浮雕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ouzhoulvyou/deguolvyou/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