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祥云耀天府,火矩到成都——掠影天府成都
“天府之国”是四川
灿烂的巴蜀文明,“天府”般的生活从远古到了21世纪。今天,成都仍是一个最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城市,一个休闲、散淡、知足的城市,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安逸之地。
在张艺谋拍摄的宣传片中,盖碗茶、火锅、川剧、糖画仍然作为展现成都传统文化和现代特点的元素。除外,他还增加了成都美女,这些统统都恰恰最能反映成都的真实。
成都是一个最懂得享受的城市,成都人把休闲的文化内涵发挥到了极致,丰富的物质、美味的川菜、美丽的景致、便利的交通使“腐败”唾手可得。从星期一开始,每天临近下班的半小时,办公室便燥动起来,电话的通话内容也多与吃有关。“晚上吃啥子”,让成都人大伤脑筋。大多的选择有时候反而难以选择。
晚上,一群群酒足饭饱的人们从大街小巷涌出来,又三五成群消失在灯火之中,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在茶楼、酒吧里看到他们的身影。夜深人静,尚未尽兴的又在街边喝上了夜啤酒。直至街灯一点点熄灭,直至老婆的电话一次又一次响起,这才算为一天的生活划上句号,回家的路上随便商量一下“周未到啥子地方去看花、品果。”
成都是我国古老的文化名城之一,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了。成都之名虽经百代而不改,成都又名“蓉城”,芙蓉花成了成都的象征,也是市花。
成都是文化氛围极为浓厚,对于外地人而言,其历史文化和休闲文化都极为珍贵,值得一一品味。成都市的景点大多以文化景观为主,广汉的三星堆、杜甫草堂、武侯祠、王建墓、望江楼、文殊院、青羊宫以及新发现的金沙遗址、新整治的府南河都充满了文化气息。从成都出行之前,你可以放慢匆忙的脚步,得象成都人一样散漫地享受人生,府南河的茶馆、羊西线的美食、春熙路的美女、玉林
成都茶事
杜甫草堂
杜甫不是四川人,在成都结草舍而居6年,写下240多道诗。当年杜甫住过的草堂已经早不存在了,在他居住的浣花溪畔,后人新盖了杜甫茅屋故居以及诗史堂、工部祠等纪念祠宇建筑。
杜甫一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可是全国修建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杜甫纪念地,则是成都的杜甫草堂,它远超过了诗圣的家乡河南
草堂极为清幽、雅致,庭园内的万千竿翠竹如诗人清瘦的身影留给我们极深的印象。还有就是诗人笔下的成都也让我们浮想翩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草堂后门有一条专门经营古玩字画的街叫“送仙桥”,爱好收藏的朋友不妨去看看,不过里面鱼目混珠、真伪难辩。
杜甫草堂
武侯祠
始建于蜀汉末年,当时建在惠陵和汉昭烈庙旁,明初重建使其并入“汉昭烈庙”。武侯祠同时祭祀着刘备和诸葛亮,属君臣同祭。
为什么会“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皆道武侯祠”,恰好反映了成都人对诸葛亮非同寻常的好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在治蜀上伟大功绩,给老百姓留下的好印象在这些细微处充分体现。
祠内古柏苍翠,红墙环绕,主体建筑为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孔明殿。大门至二门的甬道两边唐、明、清三代六通石碑,其中一块是由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镌刻,被称为“三绝碑”,算是镇祠之宝。二门的左侧还刻有岳飞书写的“出师表”。武侯祠的对联也是一绝,最有名的当数此“攻心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