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习俗
从清朝康熙年间起,罗城古镇就成为回民聚居地。清雍正十一年,镇上就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后几经翻新修葺,有了今天宏大的规模,成为本县乃至邻近几县伊斯兰教教民举行婚、丧、沐浴、讲经、说教等活动的主要场所。整个寺院楠木遮天,环境清幽,建筑工艺精巧,陈设华丽。大门前曾挂有国民党著名将领白崇禧题写的“清真寺”横匾,被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古镇流传至今的民间传统舞蹈“麒麟灯”,在省内一枝独秀,绝无仅有。表演阵容宏大,有不少高难度动作,观赏性强,深受群众喜爱。十多年来,古镇麒麟灯队参加了省、市的民族民间舞蹈调演和庆祝演出,夺得多项桂冠,为古镇争光添彩。罗城古镇历来习武之风盛行,明、清时开有数家武馆,著名的武师不乏其人。
赶集和庙会,逢年过节“黄金周”等喜庆日子里,数十里的乡民都来出售农副产品、竹木家具、换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晚上各色各样灯笼,如:龙形灯、狮形灯、象形灯、牛形为、麒麟灯、守护灯等高悬,使夜色更为美丽迷人,人们在这尽情的品茶、划船、喝酒、吃夜宵、讲评书、听川剧、看灯影戏、观木偶戏或地方民歌演唱,玩龙灯、耍狮子舞,玩纸牌、下棋等伴你度过美好的一夜,充满浓厚的乡土情调,人们心情舒畅地摆龙门阵交流信息。
同时,人们还可在三国时期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的独轮货车前或货摊上挑选你喜爱的民间艺术品,绣花围裙、陶瓷玩具、假面具和手工艺品、剪纸花、竹编工艺、观看民间画家和书法家表演书画技艺,如画些福、禄、寿图和书写吉祥如意之类的对联谚语,听一听悠扬的传统的木管弦乐;伴随着鼓点声、交织着起舞和高跷表演。
一起进罗城,你可感到与现代社会的强烈对比,罗城是如此迷人和使人留恋,它不仅存在于中国古代,通过对罗城历史的了解和欣赏,你将感觉到它永存于世。罗城的一事一物显然都不是继承长官意志的。建筑物是不规则的,如灵官庙不是处于罗城街中轴线,而是偏右,同时戏台离庙又稍远。更有趣的是灵官属道教,而当地人却把它作为佛来供奉,但由和尚而不是道士主持宗教仪式。这种道、佛二教互相尊重,如汉、回民族大家庭一样。罗城不但具有中国其他城镇的突出民间风味,还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格调。
交通:
成都至乐山、峨眉山的高速公路已开通,全长169公里。乐山境内公路交通网也十分完善,乐山到峨嵋山之间常年均为旅游热线,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班汽车发出,单边车程不足1小时。
从成都市前往,车辆班次最多的车站是新南门的旅游汽车客运中心,车资一般每人60元(空调大巴每人约36元);乐山到峨嵋山,车资一般每人10元(中巴车每人5元)。从成都乘车只需1.5小时就可到达,路况极佳。
然后从了乐山转车去罗城,车资5元,1小时即到。
本文关键词: 罗城古镇 船形街
相关目的地: 国内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