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山西旅游 >> 正文

柳氏民居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1
 
 相关介绍     柳氏民居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沁水历山舜王坪自然风景区腹地。

    柳氏民居系我国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后裔于明清时期所建。为一进十三院文人府邸,是一处极为罕见的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的明清文化艺林。从院宅、祠堂、庙宇、楼台到木石雕刻、匾碣墓铭,无不蕴含着精湛的建筑艺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柳氏民居是一处享受田园风光、喝泉水、吃绿色食品、住明清古院的生态旅游之佳地,我们真诚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柳氏民居观光旅游。

    柳氏民居的先祖,为唐代河东解州柳宗元的同宗。唐末永贞年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遭到贬黜,他的同族为了免受牵连而四散逃避,族中一支就隐居在此。历经宋元两代,河东柳氏族人游居历山一带,时至明代永乐年间,河东绛州公柳琛携妻杨氏定居沁水,建造西文兴村,距今约600年。柳氏民居真实地记载了由明代的“官而商”到清代的“商而官”的社会发展史,揭开了河东柳氏家族百世书香门第的神秘面纱。

    蕴含深意的民居院落

    去往西文兴村的那个清晨,天湛蓝湛蓝的,初春的阳光鲜亮亮的,望着车窗外盘旋而升的山间小路,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味油然而生。路两边高大的穿天杨直直地伸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清秀健朗,活像一支支粗壮的毛笔深深地插入肥沃的泥土中。这条路,留给了我一份饱蘸墨香的醉人心情。

    我们的车在西文兴村的脚下停住,抬眼望去,落入眼帘的是一段新修砌的城墙和一座酷似庙宇的楼阁。这可真是一处隐居的好地方啊,当地人流传一句话:站在柳府向外看,只见山水美如画;站在山外向内看,不见深山有人家。这话可真是不假。站在这里,哪里能想像得到,这段城墙和庙宇的背后,就是深藏了几个世纪的柳氏后人。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柳氏民居为典型的明清城堡式建筑群,内部结构有点像古时的瓮城,村外还环绕着城墙,由此可见村落防御之严。一是因为柳氏家族富甲一方,怕人抢掠,二是因为明末闯王军队经过,为了自保。村落骨架主要是一条环绕几个大院落的环形通道,其中一条最宽的街道叫牌坊街,街道上有两座石牌坊,石牌坊完全是仿木结构,一座上书“青云接武”,一座上书“丹桂传芳”。在我国现存的牌坊中,主要有贞节牌坊、功德牌坊两种,但柳氏民居的这两座牌坊是成贤牌坊,取意“学到痴愚便是贤”之意。是明朝廷表彰柳氏族人柳禄、柳遇春而修建的,至今有450年的历史。目前在我国尚属首例。

    牌坊年代久远,石材已风化疏松,但石牌坊下的8头石狮却还活灵活现。这8头石狮被称为“教化狮”,意为古代知识分子从求学到仕途的8个人生历程。丹桂传芳牌坊下的第一尊石狮叫“翘尾巴狮”,它嘴上拴着绳索,尾巴向上翘着,表现文人傲慢清高、口无遮拦、爱发表意见。用绳索拴住狮嘴,告诫柳氏族人,话到嘴边留半句,祸从口出的道理。第二尊石狮叫“老实狮”,狮子的尾巴藏在了两腿之间,表现文人不再傲慢,懂得夹着尾巴做人了。第三尊石狮叫“安分守己狮”。狮脚下有两个小狮子,肚子下面有一个大圆球,意为安安分分过日子,坚守规矩。第四尊石狮脚下踩着一个探出头来的小狮,肚子里还有一个低着头的小狮,意为“出人头地”。青云接武牌坊下的第一尊石狮叫“金榜题名狮”,狮胸前戴了一朵花,表示已经高中进士。第二尊石狮叫“寻求靠山狮”,狮身紧靠石柱,提醒柳氏后人,高中进士后要投靠到权贵的门下,便于日后发展。第三尊石狮的前腿直直站立,身子向上仰起,狮身下卧着一个凤头、鹿尾、狮身的小狮子。意为“坐享俸禄”。第四尊石狮叫“宦海沉浮狮”,狮脖上的一圈毛,酷似内方外圆的古钱,意为挂着钱串子在宦海里寻求生存。告诫柳氏后人,官场沉浮变化莫测,该用真本事就得用真本事,该花钱送礼也要舍得花钱。

    离开这8头含义深刻的石狮子,我们走进了百世书香、为官几代的柳氏民居院落。柳氏第六代柳遇春曾修建了13个院落,可惜大部分毁于明末战乱。现存6个完整院落,为中宪第、司马第、河东世泽、行邀天宠、香泛柳下、磐石长安。

    来自柳氏民居的遗憾

    如果把村落比作是佳人,那么建筑就是她的容貌和身材,而深藏在建筑里的丰厚内容就是这位佳人的灵魂了。漫步柳氏民居,无处不在的木雕古刻,体现着柳氏家族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每一座大门前的石狮都有一对元宝形的耳朵,标志着柳氏家族的富足和不可一世。院内每一道门楣、窗棂,每一根梁枋、斗拱,都蕴含着柳氏族人超凡脱俗的想像。仅各大院落的窗花图案就达40多种,故事木雕板块有百余方,

[1] [2] 下一页


原创文章柳氏民居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shanxilvyou/2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