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青海旅游 >> 正文

“花儿”漫过三江源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8
  “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时容易摘去时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三江源头、老爷山下,嘹亮的青海花儿唱响了几百年,今天终于绚烂绽放,6月10日,经相关部门评议审定,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老爷山花儿会、乐都县瞿昙寺花儿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花儿迎来了快速发展春天,漫过三江源,青海花儿已被永久记录。

  现状 青海花儿踏上“申遗”路

  “远看黄河一条线,近看黄河是海沿,远看尕妹是藏金莲,近看尕妹是牡丹。”随着一首首曲调悠扬、曲令丰富的花儿在旷野田间悠悠漫起,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跃然眼前。花儿以其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曲调、粗犷的风格、鲜活的意境顽强地扎根在高原人民的心里。

  每年阴历六月初六前后,情意绵绵的花儿便会在山野田间四处飘荡,歌声和着年轻人对美好爱情的热切向往和对生活的郑重寄予袅袅升腾,并成为青年男女抒发胸臆,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一说起青海,人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花儿和花儿会,花儿正犹如一朵瑰丽的奇葩在高原上烂漫绽放。

  2005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文化部开展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经有关部门认真审核,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老爷山花儿会、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土族花儿会、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七里寺花儿会及乐都瞿昙寺花儿会榜上有名。

  回顾 花儿怒放青海百年

  花儿会是河湟地区沿袭已久、规模盛大的一种民间聚会,由于其表现手法灵活多样,用词生动含蓄,因此每年盛会举办时,都会吸引众多青年男女参加,并进行对歌擂台比赛等,借以表达相互的敬慕、思恋或赞美之情。

  大通老爷山花儿会是每年阴历六月初六在老爷山举行的一种大型民歌演唱活动。老爷山花儿会产生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伴随着“朝山庙会”演变为以娱乐为主的大型民间岁时民俗活动。其演唱形式有群众自发性演唱和有组织的演唱两种。演唱内容多以河湟花儿为主,主要歌唱爱情,也涉及宗教、民俗、生产劳动、历史故事、新人新事等。演唱者统一用汉语演唱,是老爷山花儿会不同于其他民歌和歌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最具特色的花儿令有“大通令”、“东峡令”、“老爷山令”等。

  在互助丹麻地区广为流行的花儿会是一种集戏曲表演、花儿演唱、商品贸易为一体的大型民间集会。一般每年农历六月十三举行,会期五天,一年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据专家认定,丹麻花儿会起初是群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期盼五谷丰登而举办的朝山庙会。经过历史的演变,现已成为展示土族民俗风情的一座平台,具有极高的民族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挖掘抢救和整理土族花儿特质的文化遗产,打造土族花儿品牌等意义十分重大。

  此外,乐都瞿昙寺花儿会也是当地一种庙会形式,因其规模大,参加人多而享誉西北,一批民间花儿歌手就是从这里走向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该花儿会具有佛教民俗信仰与民间文艺共存性的价值,这是与河湟地区其他花儿会的最大区别之处,值得从宗教社会学和宗教文艺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此外它还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与花儿会生成关系方面的研究价值。

前瞻 花儿需要新鲜血液

  青海花儿会入围“非遗”,无疑是青海民众一件喜事,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发掘其中的文化韵味,保护这一民间文化影响深远。西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谢承华先生表示,花儿作为青海地区特殊的一种文化形式,在青海十分出名,由于老爷山花儿会等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业界也将花儿会称作“空间文化”或“文化空间”。他说,这次将青海省的花儿会纳入首批“非遗”,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护措施,这就说明,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另外,谢承华表示,青海花儿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注重保护其固有的原生态特点,保持其民间文学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创作,但后期创作绝不能冒充原生态,不能以此来误导广大演艺人才和人民群众。目前,青海省在花儿的理论研究方面还很欠缺,省内还没有一座正规的花儿培训机构,加上很多演艺人员自身文化修养不高和演唱技巧不够等原因,花儿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发展层面上,因此,加大对演唱人员的文化、素质、技巧等多方面的扶持,已成为保护花儿文化的一个当务之急。

  此外,青海艺校高级讲师王建忠在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也谈到,花儿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支瑰丽奇葩,有着悠久的流传历史和广阔的流行区域,尤其在甘、青、宁三省区尤为流行。但是,长期以来花儿在流行、传唱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花儿的进一步发展。

  王建忠说,花儿是惟一一种由多个民族用汉语演唱的民歌,但各地、各民族基本都用方言演唱,这就使很多听众只能听到其悠扬的曲调,却不能真正明白所唱是何意;另一方面,花儿这种民歌自有其独特的一面,方言能充分地传递出个中韵味,而普通话却不一定就能具备这个功能,如果所有演唱都改用普通话,那花儿的意境就得不到充分表达,其韵味也会因此失色许多。这两者是矛盾的,因此青海花儿要想走出青海、走出西部,赢得更多的受众,成为主流文化的一种,就必须突破方言的局限,为此他曾建议花儿歌手可以考虑在本地用方言演唱,在外地用普通话演唱。

  王建忠还谈到,现在很多青海花儿歌手在演唱时,大多属于传统的原生态演唱法,有的歌手虽也有一些新编的内容,

[1] [2] 下一页


原创文章“花儿”漫过三江源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qinghailvyou/2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