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江苏旅游 >> 正文

南通建设世博英国馆纪实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6
 

    2010年9月8日,上海世博会迎来了英国国家馆日。由南通建筑铁军中的劲旅——苏中建设集团以“深化设计十施工”的总承包模式打造的“创意之馆”英国馆,成为上海世博园内光彩夺目的焦点。

    自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外型如蒲公英一般的英国馆,在园内创下了最高世博人气纪录,在网络投票中夺得“最漂亮场馆”的美誉,被国外建筑同行誉为“伟大的艺术品”,摘取了全球瞩目的2010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建筑大奖, 项目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亚琦一举包揽了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杰出项目经理奖”和“杰出建设项目管理奖”。

    在这场世界各国建筑艺术精品云集的视觉盛宴上,来自南通的“智慧型鲁班”再度以其精彩创意的出色作品,为建筑之乡赢得了新的荣誉。

创意天才的创意难题

    苏中集团是南通首家获得特级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其代表作上海海佳大厦、上海法华苑商住楼等9项工程先后获得了中国土木工程最高奖鲁班奖。2008 年9月,苏中集团上海分公司收到邀请,与国内另外三家著名的特级施工企业一起,参与世博会英国馆项目的资格预审。一道创意难题也由此摆到了“当代鲁班”的面前。

    出题者名叫托马斯·赫斯维克,被认为是英国最具创意的天才之一,受命设计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英国馆的主题是“传承经典,铸就未来”,其设计理念是“让自然走进城市”。

    托马斯·赫斯维克选择了种子。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比种子更具有潜力,人类是通过种子来利用大自然的。”托马斯·赫斯维克心目中的创意之馆是一座“种子圣殿”,外形像一朵绽放的蒲公英,在建筑上穿插了6万余根透明的亚克力杆,向外伸展,随风摇曳。白天的时候,每根长达7.5 米的“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从而营造出敞亮肃穆的空间感。到了晚上,“触须”内含的光源会使展馆散发出璀璨迷人的光影。进入“种子圣殿”之后,游客会发现每根亚克力杆的端头都被浇筑了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

    托马斯·赫斯维克用4 张A3 纸,写下了他的整个设计方案,这其中并没有提及众多施工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何把概念变为现实。英国的创意天才把他的设计理念和期望实现的效果告诉了中国同行,同时也把技术难题留给了中国同行。整个独特的构思能否实现?创意天才心中并没有底。

创意团队的创意攻关

    “英国馆不是一个常规的建筑,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展示品!”苏中集团总部在听取上海分公司的汇报后,对世博会英国馆项目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虽然当时双方还没有签订合作意向,甚至还没有开始投标,但集团领导当即决定,抽调多名具有丰富创意经验的精兵强将,成立英国馆前期项目部,开始对概念设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确定了“与业主一起工作,共同推动项目”的指导思想。

    这是一支高手云集的创意团队。兼具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和中国一级建造师双重“硬派司”的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亚琦成了团队的领军人物。如何让英方信任苏中具有实力建成英国馆?成为团队面临的首要问题。

    几经研究,王亚琦和他的团队想出了一个极具创意的致胜之道:为了更深入具体地发现问题、研究可行性,同时也为了让英方看到实体,专门制作一个球体的局部等比例全真模型,用实际效果说法。

    苏中团队的技术人员在认真研究后发现,实现创意天才的设计方案,有两大技术难题必须加以突破:一是木结构开孔,二是在亚克力杆中浇筑种子。于是,在王亚琦统一指挥下,整个团队兵分两路分别攻关。

    英国馆的主展馆采用的是木结构,贯穿英国馆全身内外的“触须”,实际上是6万余根亚克力杆,因此首先遇到的难题是在木结构上开孔,每根亚克力杆长7.5 米,而每根杆的方向和角度都不一样,并且亚克力杆要过木结构的内外两层木板。这就要求每根亚克力杆穿过的2层木板上的孔洞必须非常精确,否则根本无法保证英国馆的设计效果。数量庞大的孔洞必须通过建模来精确确定其开孔位置与角度,开孔的允许误差仅0.5毫米。

    亚克力是常用的装饰材料,但要将活的种子浇筑在亚克力杆中同时保证种子不变色且继续存活是又一个技术难题。把6万多颗种子存放于6万根亚克力杆的端部,供游客参观,而这6万颗放在亚克力杆里的种子,要求绝大多数在世博会结束后依然存活。如果这样,难题就来了。首先,如何保证种子固定悬浮于亚克力杆的端部,而不偏移位置或贴到表面;其次,还不能破坏种子的生命力,不能变色且保证其存活。

    苏中团队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以及上百次的不同试验,最终啃下了两个硬骨头。当王亚琦将凝聚着自己创意心血的模型呈现在英国设计师眼前时,英国设计师发出了惊讶声和赞叹声。英国馆总代表伊恩·麦卡特尼、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项目总监菲利普一致认为,苏中建设集团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深入领会了英方的设计理念并成功制作出了模型,完全认可了这家中国承包商的技术实力和攻关能力。

    2009 年1月,鉴于苏中集团前期创意设计阶段的出色表现,英方决定,直接选定苏中集团总承包。

[1] [2] 下一页


原创文章南通建设世博英国馆纪实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jiangsulvyou/8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