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江苏旅游 >> 正文

明代扬州运河就“河湖分离”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6
 

  运博会前夕,关于明代扬州运河渠化的争论有了更明晰的答案。扬州市水利专家徐炳顺经过精心研究认为,自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前后经历205年,先后开挖了康济、弘济等河终于达到运河渠化这一目的。它使扬州运河自宝应至邵伯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化。

  明初,淮扬之间漕运的运道一直在管家、射阳、白马、范光、石臼、新开湖、甓社、武安、邵伯诸湖中行走,所以称为“湖漕”。为使船只航行安全,摆脱湖中风涛影响,依湖开河,将河湖分隔,成了当时朝廷、治河人员的最大愿望。

  渠化第一人是位平民

  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经淮东提举陈损之提议,“自扬州江都至楚州淮阴筑堤三百六十里”。于是,扬州运道有了湖堤。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朝廷接受宝应老人柏丛桂的建议,动员淮安、扬州两地5.6万人,自宝应槐楼抵界首穿直渠40里,在湖堤之东又筑一堤(即河堤),在湖堤与河堤之间形成河道,将湖、河分隔,船只由以往的湖中行走改为河中航行。“引水于内行舟,自是堤无溃决之虞,民亦休息,而舟行称便”。这是扬州运河有东堤之始,实现了渠化。平民柏丛桂成为实施渠化第一人,后人称之为“柏氏堰”。虽然不久堤废了,但至今仍然是一个美谈。

  高邮湖上有段白公堤

  至成化时,白马、宝应、高邮、邵伯等湖,每遇西风狂作,运粮的官民船只经常遭到飘损,又提出了筑重堤的想法。所谓“重堤”,就是在原有湖堤之东再筑一道堤,形成两道堤,成为河道,实施河湖分开,船在河中走,避开风浪,但并未实行。

  12年后,即弘治三年(1490年),当时任高邮知州的毛寔到任后,与户部侍郎白昂联合,在湖堤之东三里,筑成“自城北三里杭家咀至张家沟,长竟湖,广10丈,深1丈有奇,两岸拥土为堤”的河道,实现了河、湖分开。因湖、河分开,人获康济,明孝宗皇帝赐名为康济河,这段堤也被称为“白公堤”。

  新康济河延续数百年

  康济河开成后,自高邮城北三里杭家咀至张家沟,出现了三道堤:西为老堤;中为土堤;中堤之东,谓之东堤。漕船行走在中堤与东堤之间。康济河最大的弱点,是西侧的老堤与康济河的西堤(时称中堤)之间距离太大,有3里之遥,中间有农田1.8万亩,称为“圈子田”。万历三年(1575年),黄、淮并涨、冲决高家堰,穿越康济河下面向东排泄湖水的3座年久腐坏的木涵洞,洪水进入圈子田,成了“田湖”。运行时间不足七十年的康济河,不复存在。

  由于康济河的废弃,漕船再度由湖中行走。万历四年(1576年),漕运侍郎吴桂芳命郎中陈诏、高邮州守吴显等,在老堤之东重开月河(即越河,时又称复河),将康济河西徙,改筑白昂所筑中堤为东堤(后又称之为新中堤),万历五年(1577年)完成。原东堤因运河西徙而废,形成了新的康济河。这一段运河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即今高邮市界首镇南四里铺至高邮城一段运河西侧的老运河,如今已是历史遗存。

  范光湖曾是扬州首险

  高邮康济河开成以后,宝应范光湖即宝应湖,成了扬州运道的第一险。

  东南财赋经宝应范光湖转输,为明朝廷的命脉所系。自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工部主事杨最提出按照高邮开挖康济河(弘治时)的模式开河之后,到万历十二年(1585年)开挖弘济河时止,其间提议请开越河者连连不断,但屡议屡停,又缺少奋膺决策者,前前后后竟拖延了60多年。后在王廷瞻的主持下,万历十二年(1584年)九月开工,万历十三年(1585年)四月即完工。自宝应南门外至新钲三官庙,开月河长三十六里。神宗皇帝嘉奖,赐名“弘济河”。从此,扬州运道脱离了范光湖(即宝应湖),不再受范光湖风涛的影响。

  万历年间终全线贯通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总督河漕史潘季驯以原来湖堤为东堤,从宝应南门外至黄浦又筑西堤二十里,截湖为河,北接通济河(位淮安),宝应月河形成,实施河湖分开,从此运道不再经白马湖。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总督刘东星命郎中顾云凤、扬州知府杨洵,督民夫挑邵伯月河,长十八里;又开界首月河,长千八百余丈,使运道离开界首湖。至此扬州湖漕全部河中行走,奠定了以后宝应至邵伯运河的基础。

  【新闻人物】

  柏丛桂

  柏丛桂,江苏宝应人,生于元代大德年间;自明代始,柏已年逾六旬。关于他的生平没有过多的记载,常见的是在他的名字后面有老人二字。何谓老人?《御制历代通鉴辑览》介绍,老人:乡官名。洪武中,命有司择民高年、而公正、可任者,听其乡词讼,谓之老人,事重者始白于官,余皆老人理之。可见,柏丛桂正是明朝廷在民间所选的一介平民老人。柏丛桂的两次为船只捍风浪的建言均被朝廷采纳,并付诸实施,故而成为明初著名的治水人物。


原创文章明代扬州运河就“河湖分离”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jiangsulvyou/8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