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镇江市地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金山湖’命名的通知”,随后在媒体上也进行了公告,至此,这场从去年一直延续至今的内江“命名风波”正式画上句号。
初选:116个选10个
早在去年7月,镇江市北部滨水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镇江市水投公司,在镇江网友之家网站等媒体发起“我为内江起名”活动,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先后征集到116个内江名称,活动激发了市民参与和支持滨水区建设的热情。
在之后的评审会上,根据简单易读、体现镇江丰厚的历史文化、符合内江特点等构成要素,从116个名字中初选出10个作为备选名称,它们是:“甘露湾”、“宜江”、“金山湖”、“珍珠湖”、“白娘子湖”、“山水湖”、“揽江湖”、“津江”、“北湖”、“京江湾”,充分体现出了市民对镇江的热爱。
专家:“江”、“湖”之争
在去年1月出版的《镇江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上,北部滨水区上写的是“内江”。顾名思义,内江是长江的一部分,其地理特点是“江外有江”,一般指长江流经镇江主城区的一个小小的江湾。对此,有学者提出将名称定位于“湖”有割断“京江”之嫌,认为仍应叫“某江”。
镇江市地名办就此咨询了很多专家,大部分持“湖”之说。他们提出:“从历史演流角度考察,内江因长江淤积而成,现在其原先的生产性港口功能退位于宜居宜游的滨水区。”同时,“内江是经焦南坝闸站、引航道水利枢纽、运粮河闸站等水利工程封堵后形成的一段湖体”。
定名:主打品牌效应
到底孰优孰劣?评判标准在哪?镇江市民政局地名办人士表示,将北部滨水区最终定名“金山湖”,是在总体考量之下的选择,这也是目前最恰当的一个名字。
作为“造城、造景、造福”的重点城建工程,镇江北部滨水区建设寄托了镇江市民的厚望,镇江市领导也明确提出将此打造成“江苏最大最美的人工水域、长江最美的城市港湾”,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支撑。
上月底,在镇江市水投公司的“命名请示”中称:论镇江山水形胜之冠和知名度,首推金山莫属。作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内江与“金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名寺“共名”,无形中赋予了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内涵,吸引国内外的客商和游客来此观光。
附:新命名的“金山湖”区域
金山湖经镇江市地名委员会镇地发[2010]11号文批准命名,东至焦南坝,南至长江路、东吴路、滨水路、江滨路北侧,西至环湖路,北至引航道闸站、京江路南侧,面积8.8平方公里的水域,原“塔影湖”统称“金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