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漆黑的“秦桧夫妇”,又重新“跪”在山门边,遭万人唾弃。历时半年的市区泰山岳王庙(又称岳武穆祠)落架修缮工程近日全部竣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建筑群庄重大气,古朴典雅,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韵味。
泰州市泰山顶上的岳王庙,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约430年历史。该建筑虽规模不大,但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因受泰山山体滑坡、白蚁侵蚀等影响,去年9月,泰州市有关部门决定对岳王庙进行落架大修。岳王庙住持能持说,岳王庙在明朝、清朝、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初期都进行过大修,但此次是历史上修缮最彻底、工程量最大的一次。
此次修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修缮过程中,不少为避免“文革”破坏而掩藏起来的“宝贝”得以重见天日。能持介绍,除发现岳飞手迹石刻外,还在西侧的扁鹊殿院内出土了“朝晖”、“夕月”两块汉白玉门额,现已分别镶嵌于岳王殿回廊东、西两侧拱门上方,意指东门在早晨迎接朝阳,西门于晚上迎来月亮。而大门上方两侧的精美砖雕“麒麟送子”,也刮去表面封着的石灰重现光彩。
本次大修十分注重细节。岳王庙檐头图案是精心选择的“老虎”,而“滴水”上的花纹则是“鲤鱼跳龙门”。据悉,前者契合岳飞为一员“虎将”,后者寓意游人登山越走越高,兴旺发达。另外,在对庙宇整体进行白蚁防治的基础上,还针对水土流失问题,专门对山顶地基进行了加固。
下一步,岳王庙将布置内部的佛台、塑像、匾额、对联等。岳飞、岳云、周侗以及岳家将等塑像,将以新工艺重新塑造。
据悉,岳王庙正式开放时间初定于明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岳王生日这一天。届时,省泰中旧址北院墙门将被打开,游客可以在岳王庙与省泰中旧址之间方便地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