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无疑是近期最热的话题。连日来,镇江市民前往上海参观世博园的热情高涨,不少人挤在“世博参观大军”中亲身体验了世博的魅力。5月5日,记者采访了几名刚刚从世博归来的镇江市民,他们的感受惊人的相似——“虽然人很多,很累,但很值。不去世博会是一种遗憾!”
“一天感受多国文化,过瘾!”
中国馆、美国馆、秘鲁馆、巴西馆、南美联合馆……马先生掰着手指数,开园第一天,他一共参观了9个馆,拍了大量的照片,收获颇丰。
马先生在市区某媒体工作,对于参观世博园,他早早就做足了准备。“上海的亲戚已经提前把票买好了,我4月30号下午到上海,住在亲戚家,就等着第二天开幕式进园参观了。”5月1日一早,马先生和上海的亲戚就出发了,赶到世博园,才刚过7点。“最想看的就是中国馆。”由于亲戚之前已经去世博园体验过两次,他们直接到从后滩入园口排队进去,第一时间找到志愿者拿到中国馆的预约券。
“预约到的时间是晚上8点半,所以基本没怎么排队。”马先生说,一进入中国馆,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长卷《清明上河图》是最大的亮点,“也许很多人已经非常熟悉《清明上河图》里的城市风景;然而你知道吗?在长卷中有个人从城郊扛着一袋东西往城里走,走进车水马龙的大街,又拐进炊烟袅袅的民居,如此一幅水会流、人会走的《清明上河图》,只有在中国馆里才能亲眼目睹。”
一天时间,马先生感受了装修简约但随处传递环境保护理念的美国馆,外观为形似“鸟巢”的巴西馆,用麦秸板做成的万科馆等,“一天时间里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太过瘾了,如果不去世博会,那真的是一种遗憾。”
“处处体现高科技,环保!”
“一个星期之前就到旅行社报名参加‘世博会一日游’了,虽然知道指定日人肯定会很多,但还是要去亲身体验一下,事实证明,真的不虚此行。”在市区某机关工作的褚先生参观世博会回来两天了,但话语中仍难掩兴奋之情。
5月2日,褚先生跟随旅行团,早上5点从镇江出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世博园。除了旅行社提前统一预约好的城市地球馆,褚先生单独行动,参观了8个国家馆。“世博园实在太大了,一天时间里,我只参观了浦东区。”参观的这些国家馆中,让褚先生印象最深的是法国馆,“特别有国家特色,庭院、清水、香水,处处都体现出法国这个浪漫之都的感性与魅力。”
褚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这次世博游可以算是“体验行”,“我先一个人跟团去世博会,参观各个国家馆、主题馆,搜集资料,做好‘攻略’,等指定日过后挑一个周末,带着家人一起来世博园,那时候我就可以当个导游,带着他们一起参观。”
“在世博园里处处体现着高科技,很多场馆的建造都用了环保的材料,体现了低碳的理念。”褚先生说,“社会在进步,就像世博会的主题一样,我们的城市生活越来越美好。”
“江苏馆展示高新科技,骄傲!”
27岁的莫冬青在一家公司上班,他平时经常上网,通过网络了解了很多关于世博会的信息,“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世博会,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去世博园参观,为中国加油的。”
跟随旅行团,莫冬青在开园的第二天来到了世博园,一进园,他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大!“里面实在太大了,如果不是跟着导游,我肯定找不到方向。”由于旅行社预约的体验馆是在下午3点半,莫冬青采纳了导游的意见,挑选了一些排队人数相对比较少的场馆先参观。“英国馆、德国馆等,每个场馆都各有特色,让我感受了异国风情。”
莫冬青最感兴趣的是江苏馆,28块6.5米高的LED贴膜大屏风组成的外墙,是目前国内使用的最大的可移动LED屏幕组;可以用手机“遥控”几百公里外的城市的信息树;可以搜集七色光谱的“向日葵”太阳能……所有的高科技展示让莫冬青目不暇接,“最重要的是,我听说馆内的高新材料90%以上都是江苏造的,其他很多场馆也运用了江苏的LED、光纤、多媒体等技术,作为一个江苏人我特别骄傲,希望江苏也能办一次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