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出喜讯,经过9个多月的孕育,具有英国乌邦寺庄园血统的雄麋鹿与大丰雌麋鹿成功交配,产下全球第一头“混血”幼仔。
远离家乡的“较量”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无锡市动物园合作,于2009年4月中旬引进2头雄麋鹿放养在该区内,实施麋鹿血统交换工程。
保护区内现有种群是1986年从英国伦敦7家动物园引进回归的39头麋鹿的后代,而从无锡动物园引进的2头雄麋鹿的祖辈却来自英国乌邦寺庄园。两地种群血统相隔久远。将这些“远亲”组合配对繁殖,有利于保护麋鹿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虽然麋鹿在我国已摆脱了灭绝的危险,迄今为止,大丰麋鹿也还没有表现出劣质基因产生的迹象,但由于物种遗传隔代表现的存在,并不能保证这些麋鹿的后代不会出现畸形,或抗病率低、繁殖率下降等现象。
经过近5个月时间的饲养管理,两头雄麋鹿逐渐适应了保护区内的生活。科研人员观察发现,这2头麋鹿的脱茸、换毛、发情、交配等生理现象,除了在时间上比大丰麋鹿推迟10天左右外,其它情况都比较正常。
到了发情期,为了争夺“王位”,也为了能够留下“一儿半女”,两头雄麋鹿完全抛弃了兄弟间的手足情份,在远离家乡、也曾是它们祖先生活过的茫茫荒原上展开了殊死搏斗。相互之间的拉锯战足足持续了三天多时间,最后编号118号的雄麋鹿战胜了116号,成为拥有6位“王妃”的“麋鹿王”。
爱情结晶的“萌芽”
2009年7月中旬,科研人员发现,被118号“临幸”的6头大丰雌麋鹿中有4头怀孕。这4头雌麋鹿“准妈妈”自受孕后,性情变得更加温顺,运动量也减少许多。除了采食、喝水等小心翼翼地迈步走动以外,它们大多数时间像雕塑一般,一动不动,似乎在凝视,又像在沉思,更多的时候则是在闭目养神。
118号雄麋鹿与发情期间意气风发、东跑西突、低声吼叫的王者形象也判若两样,它也默默无闻地陪伴着雌麋鹿,整天屏气凝神,似乎也生怕动作大了影响了自己的宝贝。
麋鹿们所生活的围栏面积不大,活动范围也相对较小,可食野生植物品种单一,所以食物上主要依赖人工投喂饲料。为了避免营养失调,此段期间的青料主要以麋鹿喜食的、新鲜野生牧草为主,并且占整个饲料量的80%。科研人员每日的观察也更加隐蔽,尽可能地避免惊扰这群“孕妇”。
里程碑意义的生命
麋鹿临近产仔期时,今年的气温依然较低,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及时提供医疗救助,保证麋鹿血统交换工程的顺利进行,科研人员轮流昼夜值守。4月30日深夜,苦守了一周多时间的人们终于看到了希望。深夜,在一处离鹿群不远的地方,一头雌麋鹿侧卧在狼尾草地上准备生产。远离尘嚣、一望无际的荒野上,除了呼呼作响的风声,便是雌鹿分娩时痛苦的呻吟声和小心的挣扎声。借助朦胧的月光,“偷窥”的人们隐约看到了胎儿从脚到头慢慢地露了出来。新生胎儿完全出来后,雌麋鹿站起身子用舌头舔掉幼仔身上的附着物,幼仔也开始了落地后的第一次挣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深夜诞生了!
天亮后,科研人员发现麋鹿宝宝蜷缩在铁丝网边打盹,麋鹿妈妈则已经与其他麋鹿一起正常活动。当人试图接近幼仔时,幼仔惶惶恐恐、踉踉跄跄地站立起来,蹒跚地向前挪步。不远处的雌麋鹿“妈妈”焦躁地来回踱步,注视着人的一举一动,同时发出深沉而短促的低吼,警告着入侵者的干扰。
保护区的丁玉华研究员介绍,目前血统交换麋鹿种群刚产下的全球第一头幼仔身体状况良好,取名为欣欣,寓意麋鹿物种欣欣向荣。预计另外的3头雌麋鹿近期也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