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木容游记之湖南之行(6)——岳麓书院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8
 

    7号一早,morning call还没响,我就先醒了。其实这一晚我就没有怎么睡,翻个身就醒一哈,总以为天快亮了,可是望向窗外却发现天还没有亮。好不容易到了六点多,可以起床了。林姐也醒来了。林姐起来第一句话就说:“你睡觉怎么这样子啊?”聪明如我马上就知道她说什么了!我躺床上就狂笑了!笑完了才说:“我不蒙着头我睡不着!”林姐说:“我半夜起来吓了一跳,以为你丢了!掀开你被子看你还在才放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又在那儿狂笑了!

    梳洗完毕赶紧下楼去餐厅吃早餐。并把行李带上。因为今天去岳麓书院后去韶山,晚上赶往张家界,所以行李得带车上去。

    早餐很丰盛,不过我一向不习惯早上吃粥。吃了碗面。大家都叫我要多吃,因为中午可能会很晚才吃饭。大家都说得吃饱了。最后吃了两碗面条和一个小面包。早餐没晚餐好吃。小菜还是挺好吃的。特别是那些我喜欢的凉伴海带。现在想想都想吃!

    吃过早餐,上了车,依然走着后门,因为前门还关着。昨晚回酒店后问了导游,这个店为什么会封。导游知道大家都想知道情况,跟我们小说了一哈。反正不关我们的事儿,所以也没必要了解得太多。

    湖南之行的第一站应该说是岳麓书院。

    位于岳麓山东麓清风峡口,北宋四大书院之一。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初设讲堂5间,斋室52间。咸平二年(999),州守李允则扩建,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局。宋真宗时期,山长周式以品学称著,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见周式,赐“岳麓书院”题额,于是“书院称闻天下,鼓简登堂者不绝”,学生增至数百人。岳麓书院自始建到清光绪二十几年(公元1903年)改为高等学堂,绵延927年,历宋、元、明、清四朝,原名不变,至今已越千载,真不愧为“千年学府”。培育了大批楚才。在南宋时,著名理学大师张拭主持书院时,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几与孔子在家乡讲学的地方并称。此外,陆九洲、陈傅良、欧阳守道,明代王乔龄、张元忭,清代王文清、罗典、欧阳厚均、王先谦等都曾来此讲学或主持书院,不少重要历史人物如王船山、魏源、左宗棠、曾国藩、郭嵩焘、杨昌济等都曾就读于书院。书院改为学堂以后,更有大批爱国志土如唐才、黄兴、陈天华等人,以及先烈邓中夏、蔡和森等都求学于此。1916年暑假期间,毛泽东曾寄居于此,以后又数次寓居,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进行革命宣传。

    岳麓书院占地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30平方米。主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主体建筑左为文庙,右为百泉轩及园林建筑,大门两侧为斋舍。书院自创建以来,历经兵毁,屡次重建,一直沿用“岳麓书院”名称.现存布局,系清同治七年(1868)湖南巡抚刘昆修建。书院大门横匾“岳麓书院”四个大字,两边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讲堂正中悬清乾隆御书“道南正脉”匾,左右壁有石刻“忠、孝、廉、节”四个高1.6米、宽1.2米大字。左右两廊有清欧阳正焕所书“整齐严肃”石刻。讲堂屏风正向刊张村撰《岳麓书院记》。讲堂前中庭两侧有半学斋、教学斋。半学斋之西为“湘水校经堂”。讲堂后建有御书楼,楼前有拟栏、汲泉两亭。书院主体建筑左为文庙,右为百泉轩。光绪二十九年(1903),巡抚赵尔粪奏废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民国元年废学堂,拟在书院旧址创办湖南大学未成。1926年,复以书院旧址创办湖南大学。后被日军飞机两次轰炸,炸毁斋舍及御书楼。1945年后,柳士英等曾主持修复。1981至1986年大修后,已复旧观.1988年,岳麓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鬼灵精榕儿的BLOG


原创文章木容游记之湖南之行(6)——岳麓书院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9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