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蓝天,让身心融入这清幽的深山峡谷,耳朵里,河水的声音缓缓流过......此刻,如果有一双翅膀,我情愿自肋间砍下,将其与心间的宁静一起植入泥土......
l 本次活动参加人员:杨公、豫、老顽驴、ROOFTROOPER、水心云影
l 行程:2003年7月3日23:30PM 广州东站~衡阳 T124次,空调硬座特快(我第一次坐硬座)。由于行程没有安排好,最终每人加24元买了去衡阳的黄牛票,100元/张。豫有点愤愤不平,可我们要赶时间,只能如此。列车行进间,老顽驴因没脱鞋踩在座位上拿行李架上的行李,被乘警发现,乘警尽显其言语恶毒讥讽的天分,对其进行批评,老顽驴竟然充耳不闻,继续在行李架上寻寻觅觅。乘警无趣,召其到办公室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还罚了50元,老顽驴居然以凯旋的姿态,笑眯眯归位。果然是行者的胸襟!!
l 7月4日清晨6点多抵达衡阳,在火车站对面一餐馆吃早餐,生平第一次在餐厅的后院见到成群的老鼠在晨曦中抱头鼠窜。因到后院上洗手间,遇成群硕鼠并与之短兵相接。在那间肮脏的洗手间里,我忍住呕吐正紧张注视敌情,突然一只不识好歹的灰头老鼠强闯进来,我见状报以一声尖叫,结果老鼠被我的尖叫声吓得掉头逃遁。哼哼,,,,到底谁怕谁??(在此,向当时在外面给我放哨的老顽驴小小致敬一个。)
l 7点AM左右,衡阳~邵阳,中巴。买了票欲上车时,才发现我们上的是一辆"鸭车",车顶放满了鸭子,一路上闻着鸭子的臭味和外面不时传来的种种臭味,衡阳给我的印象是:很脏。
l 9点多,邵阳~隆回,中巴。买了票后,发现这次上的是一辆"鸡车",车顶托运了许多鸡禽。我昏!......邵阳像个80年代初的小镇,也很脏,一路上摆满了卖西瓜的摊点。老顽驴一路狂喊买西瓜,好象西瓜和他前世有仇,或者这辈子还没吃过。我则和豫一路狂侃。
l 中午,隆回~小沙江,中巴。进入隆回境内,土路上烟尘滚滚,车窗外的地形依然是一路上看到的迷你小丘陵。小山包上没有树,长满了草,偶见几株柏树、桦树站立期间。碧绿的稻田里,稻子正在抽穗,一条长满石头的小河蜿蜒而去,石头被河水舔得溜圆。隆回是清代名人魏源的老家,他在1842年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及其他材料,汇编了当时的国家地理杂志《海国图志》。
l 下午3点多~6点左右,小沙江~大托村。进入小沙江境内,天气明显清凉许多,空气非常清新。可见三两座木楼坐落在山脚下。在这里居住的是花瑶,三四十岁的瑶家妇女穿着传统的服装,长长的白底筒裙绣着简朴的图案,腰间系着的红腰带直垂至裙脚。和红瑶的古朴神秘相比,花瑶的服饰和发饰简单得多。非常后悔没有给她们拍照。路边的水泥地上晒着一些药材,看样子像何首乌。眺望远处的群山,满山的南竹和龙胜的比起来显得年轻许多,在风中披散它们嫩绿的头发。小憩片刻,包括司机六人,BJ2020吉普装着我们往目的地大托村进发......
l 大托村
整个虎形山区,有种似曾相识的味道,它使我自然而然地想起龙胜,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木楼,瑶民,高山,清新凉爽的空气,满山的南竹,还有梯田。但是,龙胜那种特有的原始淳朴的气息比这里浓得多。最难忘的,莫过于一路上铺着的美丽古雅的青石板路,山路有多长,石板路就有多长。这里的梯田规模较小,也远不如龙胜龙脊梯田那样壮观、动人心魄。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山腰上种满了金银花,此为这里一大特色。大托村坐落在山脚下,村前有两块石头如巨刀劈开似的平整峭立路旁。村旁是座大山,半山腰站着一群南竹。再往上,一整块巨大的石头占据了山腰到山顶的全部,石壁表面平整,傲然雄立云天,样子不够丑也不够瘦,更没有张家界那些石山崔嵬的气势,但却是攀岩的好场所。
据大托村村长介绍,大托村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整个村庄大约有十户人家,像个原始的小部落。村后是些错落有致的稻田,半片竹子引着山泉流向田里。木楼旁的李子树正挂着青涩的李子,表面结着一层略显忧伤的白色粉末。青绿的梨子成群结队地凑在枝头看热闹。我们在村小学前的篮球场上扎营,在村秘书家吃饭。
l 水口瀑布
这里的山上布满阔叶小乔木,没什么大树,山高谷深,翻过一座山,沿着羊肠小山路走向谷底,就看到一条清澈的河水,流水潺潺,在幽深的峡谷中腾挪着自然的动感,狂奔而去。河里的石头长着美丽的石纹,小心涉过光滑略带青苔的石头,眼睛不自觉地观赏清澈的河水里,波纹中透出的石头美丽的图案。沿着小河向上游溯去,跟着向导走出500米左右,水口瀑布在一处山腰的巨石间如从天空直挂下来,因水量不多,没有想象中的声势。因石头上布满青苔,随时会滑倒,加上路险难走,我们只上到瀑布的第二层观赏,没有走上它的源头。老顽驴在这里差点摔倒,ROOFTROOPER救了他一脚。很佩服当地的两位向导,他们穿着拖鞋居然能在峭壁间行走自如!!
l 洪口瀑布
去洪口瀑布这段山路,是最难走的一段,耗去了我大量的体力。我们在悬崖、狭仄的小山路上穿越,不时溯过河水,攀越险要的丛林山崖小路。因为两个瀑布放在一天走完,行程很是匆忙,除了照顾自己的脚不要失足跌落山崖,眼睛基本上无暇观赏周围的风景。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赶路多于在旅游。杨公不时冒着危险到最佳角度争取拍些漂亮的照片以慰这惊险的旅程。有几次差点给河水冲跑。老顽驴也时不时拧着相机捕捉一些风景片段。可能最惨的人是我,我只顾在赶路,并且,后面有头驴在不停的催促,恨不能飘来一朵云,让我驾御而去。对不起,差点鼻子发酸。。。。光凭我问了几次向导我们还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