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感悟大云山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6
  陈平刚  岳阳县政府  QQ号365623417

南怀谨大师说过:“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大云山偏安于古郡巴陵,吸日月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纳道佛之精髓,集大成于一身,让人们从山水宗教中读出一种精神,读出一番感悟。
跋涉在山脚下,有古寺钟声远远而来,我这才感觉到蒙尘千年的钟声重又长一声,短一声,余音袅袅,响彻三巴,象是一位坎坷浮沉的历史老人,用自己挪不动的牙唇断断续续地诉说岁月的沧桑;又象是沉默了千年的智者,对人生发出的一声声沉重的叹息。封建史上,有湘嗣楚裔,一个个上得山来,在此寻找安神的方药,营造灵魂的家园。专制王朝的天地之间,大云山的林海松涛中,一个“忍”字壁立千仞,功名路上的成败得失,情意场中的落泊伤魂,生命途中的多灾多难,全在那古木沙鱼、铙钵钟磬声中灰飞烟灭。
大云山大隐无形,李白六游岳阳,留下无数诗篇,竟没有替大云山说一句话。杜甫长歌当哭,以笔墨为黎民百姓奔走呼号,却看不到大云山上心静如水的芸芸众生——是的,大云山无主无从,无名无望,一方静土,千百年来等待着一位大诗人、大文豪来此登山作赋,留芳千古。
陶潜隐居而种五柳,自娱自乐,寂寞一生。大云山无须种柳,更无须养鸟,八成以上的森林自有天赐,白天行云流水,林海松涛,晚上古松挂月,庭院深深,本就是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诗画,纵你丹青妙笔,鬼斧神工,也望尘莫及。宋代郭熙说:“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霞而秀媚。”大云山钟灵秀毓,荫被山脊,地杰人灵。南唐后主李煜如若远离雕栏玉砌,隐居大云山,看清风明月,观云山雾海,听流泉飞瀑,登高远眺,决不会再发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忧愁绝唱。
大云山史称暴山,或许印证了“命由天造”的禅语。解放前,王剪波纠集匪盗,在山上安营扎寨,横行乡里,涂毒生灵,云山一度身败名裂,王震将军到岳阳后,金戈铁马,除暴安良,云山才得以重归于宁静。
如今的大云山,已成为湘北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处闪光的亮点,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大云山的昨天与今天,正以一种巴陵民谣的形式,传遍大江南北,饮誉长城内外。


原创文章感悟大云山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9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