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凤凰县,宁静、自然、从容,美丽得让人心疼。
凤凰有她独特的形象、质感和神态,是需要细品后方能觉出风韵来的。或许,这些感受,多因了沈从文的存在。
泛舟沱江,撑篙而行,似有雨丝点点打在江面上,两岸林立的吊脚楼群倒影微颤,依青山傍绿水,整个凤凰笼罩在烟雨空濛中。靠近虹桥的沱江边,有人在寻找生命中的渡口;不远的江畔可见那不知名的白塔,幽静的听涛山则松姿百态,泉流声声,宛然一幅蜡染青绿古城风情图。
顺着文星路,进了沈从文故居,墙上的沈从文,很帅。15岁的他离开家乡后,就一直生活在对故乡这片山水的怀念和想象中。他笔下沱江的美丽和湘西的淳朴,既是自己儿时的记忆,也是美化了的理想乐土。
沈从文墓地,一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墓地。墓碑用天然的五彩玛瑙石做成,墓碑上,放有不少已经枯萎的野菊花,显示了世人对大师的思念之情。墓碑正面有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选定的遗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墓碑背面则刻有他妻妹、耶鲁大学张充和教授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四句话中的最后一个字组成“从文让人”,这恐怕是大师一生性格最好的写照。
沈老谦让,温和,从不张扬,他总是以微笑对待不公。他简朴的一生,恰如他的墓地,只有山间的绿树翠竹相伴,质朴得令人感伤。山腰上的石碑书着其表侄、著名画家黄永玉少有的狂草:“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字里行间透着纵酒佯狂的苍凉,寓意非常。
凤凰的人文色彩、历史文化,在沈从文、黄永玉的笔下声名远扬。的确,凤凰的画卷上既有着铿锵的泼彩,也有着如水的底色。早起,去沱江边呆看吊脚楼的长卷,那翡翠色的水面、山的倒影,以及那一字排开老老少少画画的阵势,甚是惬意;尔后去倾听那万户捣衣声,吃碗米粉,亦为一大美事。
徜徉在凤凰街头,街面显得宁静平和,不时有背着竹篓的苗人擦肩而过。旅游商品街则有些热闹,一些工艺品店内游客不少,青花蜡染布、苗族的刺绣等一些湘西的特产非常热销。特别是那大红大绿的苗族刺绣,粗犷热烈,很有民族风格,精细程度可与江南刺绣相媲美。
闲闲地在青石板街上走着,并不期待什么,只想看看那些没有刻意去维护、却经岁月消蚀依旧能留存下来的东西,看着古城人慢悠悠地生活着,想着沈从文笔下那人人尽着自己本份做人,却总被“天”捉弄的边城。远远地、隔着层层薄暮地看着、想着、体会着,这小城便有种恬淡悠然的美。
有些梦恪守着,如沱江边准时亮起的街灯;有些梦逝去着,如不息的沱江,水流过了虹桥,便流出了记忆的长河……
呵,美丽无双的凤凰啊,你美得让人心疼。
原创文章凤凰:美丽得让人心疼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9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