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偏地英雄下夕烟。"韶山不是我的故乡,但“别梦依稀”的感觉早已有之。那是在小时候翻烂的《毛泽东的故事》里,是在爷爷和爸爸的老照片上,是在对这为伟人的深深景仰中。心里默读着这首主席的七律,踏着老人家当年离开的足迹,我向韶山走去。
主席故居前有几片荷花池。让人一看着实喜欢。我想起了西游记里的观音菩萨,她总是坐在莲花宝座上,周围也是盛开着大朵大朵的荷花。传说中的观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而历史上的毛主席却真真实实地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我不知道这些荷花池是原来一直就有的还是后来人们种上去的,但眼前的场景让我有一种来到圣地的感觉。我也见过很多荷花,可我硬是觉得这里的荷花与其他地方的就是不一样,她们少了一份娇艳,多了一份端庄;少了一份媚俗,多了一份灵气。我想,这些荷花表达着韶山人民对毛主席那种奉若神明的感情吧。
来到故居前,这里就是似曾相识的地方了。我看过爷爷的照片,也看过爸爸的照片,他们当年都是恭恭敬敬地站在这里,我从他们的表情里看到了虔诚,看到了神圣,当然更多的是幸福。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如今虽然已经过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人们已不再那么狂热,但我仍然能从大家照相留念时的脸上看出幸福的神情。历史是公正的,毛主席了解他的人民,中国人民也了解自己的主席,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了解也越来越深。
毛主席铜像前摆满了花篮,我毕恭毕敬地鞠上一躬。对于这位伟人,只能、必须、永远以仰视的目光来看他。主席举目遥望着远方,他在看着他的事业,他的人民和这个国家的未来。不知道现在的中国是不是他规划中的样子。唉,斯人已逝,就算是圣人也管不了身后事。站在主席脚下留影,太阳光照得我睁不开眼。我努力打开眼睛,顺着主席深邃的目光望去,已看不透这花花绿绿的世界。我想看到自己的未来,就和主席说的那样——“人生无处不青山”,当然我还希望有这当头的烈日。铜像后的基座上,整齐地摆放着几只燃烧着的香烟。一个老外走了过来,虔诚地点上一支中华放下,最终还念念有词地念道:Chairman Mao, I respect you very much!看来,毛泽东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念着这首诗,我也走出了韶山冲,往自己人生的深处走去。毛主席啊,请你指引我
原创文章伟人故居--韶山 游记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9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