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炎陵三绝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6
 

继炎帝陵祭典、炎陵三人龙分获“国遗”、“省遗”之后,在不久前公布的我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炎陵县又有3个项目上榜,它们是被称为“炎陵三绝”的炎帝传说、客家山歌与苏区歌谣。“炎陵三绝”申报“省遗”成功后,不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将更多地向世人展现其巨大的魅力。

炎帝传说——源远流长

炎陵县东连井冈、西接衡岳,得天地之造化,集山川之灵秀。被称为“神州第一陵”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炎帝陵,就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山水间。炎陵人民世世代代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创造出许许多多优美动听的故事,特别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传说故事,更是丰富多彩、生动感人,犹如一部“炎帝史”。

炎帝的传说故事在炎陵存续了几千年,分布广,影响深,数量多。比如,反映炎帝神农氏“首创农耕、教民耕种”的传说故事,就有《神农盗谷》、《谷是怎样来到人间的》、《万华岩》等等;反映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的传说故事最多,有《神农学蛇药》、《琉璃狮子狗》、《生姜的故事》、《大蒜的故事》、《茶叶的故事》等。还有反映炎帝神农氏“治麻为布,制作衣裳”的故事;反映炎帝神农氏“首辟市场”的故事;反映炎帝神农氏“削桐为琴”的故事等。这些传说故事,突出反映了炎帝神农氏在开创华夏文明历程中的首创精神、拼搏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客家山歌——久唱不衰

在炎陵县的广阔山乡,至今传唱着2000余首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与客家语言、风土民情息息相关。它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优良传统,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久唱不衰。

据《炎陵县志》记载,客家人自宋代开始陆续迁入炎陵,现在,客家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0%以上。上千年来,炎陵客家人以山歌的形式歌唱劳动、抒发情思、鼓舞斗志、娱乐身心。根据表现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炎陵客家山歌可分为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情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等,其中最受当地人喜爱的是劳动歌和情歌。每当上山打柴、下田耕作,客家人都爱用唱山歌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消除劳作的疲劳,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劳动歌。而客家情歌则大都出自青年男女之口,质朴自然,情真意切,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优秀品德。

近年来,炎陵客家山歌正走出深闺。2006年,炎陵县排演的一曲《客家人喜欢唱山歌》,以其清新风格和婉转旋律,在广东举办的泛珠三角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苏区歌谣——涛声依旧

“打倒土豪,分田地,农民要种田呀,穷人要吃饭呀,快快来插牌呀,分田要实行呀……”这是1928年红军在炎陵中村乡土改试点中流传的《插牌分田》歌。至今,在炎陵农村,这样的革命歌谣,依然在传唱。

炎陵苏区红色歌谣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军民的火热战斗生活。毛泽东、朱德第一次握手以及连队第一次建党、第一次插牌分田等重要革命历史事件,就发生在炎陵这块红色热土上。苏区红色歌谣就是为适应当时的革命需要而创作出来的。这些歌谣是在炎陵当地歌谣、民谣音律的基础上,采用传统比、兴、赋手法,融入全新的革命道理而创作的,其内容涵盖了红军军纪、插牌分田闹革命、控诉剥削阶级、鼓动农民暴动等诸多方面。


原创文章炎陵三绝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9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