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厚堂是如此传奇而平凡。虽在我家乡,亦未得闲暇,沉心对语。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前年因工作关系,长驻富厚堂,有机缘,夜宿其间,实现零距离接触。
院中最醒目的是长长的青砖甬道,气势宏伟。有星星的夜晚,我默默站立得最多的就是这里。每走一步,它好像都有感应。一块块平凡之极的青石砖,铺得极平、极宽、极长,可以想象,阳光下的北京故宫甬道,与它的模样,何其相似。在150多年前,它上面覆盖的,曾是锦绣的湘军大旗。据说,上面“曾帅”两字,有九丈高。太平天国烟销云散之后,在这里,曾国藩的后代,常常把收藏的帅字大旗在太阳下曝晒,以防虫蛀。站在这甬道上,怎能不心潮起伏?
有月亮的夜晚,我则最喜欢登临藏书楼。曾号称中国四大藏书楼之一的“求阙斋”,里面早已没有一本藏书。号称镇楼之宝的曾国藩家书、李秀成供词原稿都已流落台湾,如今只剩下空空如也的木楼,以及楼里一排排书架寂寞的长影。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我登临藏书楼,别有一番感慨,久久静立,四周漆黑,仿佛置身百战功成之后,一个抑扬顿挫的乡音吟道:“午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樽浊酒,重来此地看湖山。”仔细品味,不禁让人泪流满面。
还有比在星空下抚摸富厚堂里那些巨大的古树更让人感慨的吗?古树里有银杏,有松,有樟等,都是上百岁一棵,抱围参天,黑皮溜雨,青苔断痕,显然历经无数繁华,无数战乱,硕果仅存,却依然遮天蔽日,生机盎然。这可是宰相府里的大树啊!摸着它,没有温度,却能听到里面依然生长的声音。仿佛一个倔强的老头站在那里喃喃自语:“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到万丈高,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净。”
富厚堂,让人夜不能寐的还是它的落叶之声,风起的时候,落叶簌簌,扑扑不绝,使人想起岳武穆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的诗句来。床前月光如水,思绪万千,不觉披衣起床,缓步来到思云馆,月亮时明时暗,落叶风回,堆积跟前,久久不去。一股暖流却从脚底传来,我恍惚置身遥远的梦境,那些落叶,一叶叶扑到我面前,想要说些什么,喁喁不绝,我却听不懂它们的声音,只任凭它们一叶叶落下去,仿佛历史的画面。
夜宿富厚堂,我停泊在湖湘文化的深处。在时光倒影中,它是如此壮美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