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年,清代雍正皇帝登基。从这年开始,一个叫田起瑗的43岁土家汉子在澧水河畔、天门山东北侧忖思、建起了豪华大院,从此延伸了八代有富有贵的家族繁荣景象。
2009年,热血澎湃、热情肆意的年份。农历七月初七,在田起瑗的宅院里,土家男女们在宅院中心上演了当代人情人节的婉约浪漫。
站在历史的经纬度上,仰望着老院子,我们不禁从历史的沧桑中读到了老院子的特有建筑围拢起来的神秘!
富贵八代写传奇
资料显示,老院子呈四合天并封火墙式,融土家园林、土家吊脚楼于一体,始建于清代雍正皇帝登基后不久,历时3年才建成,距今近300年。老院子最初房产证为当地望族田起瑗所有,其后子孙以此为祖业发奋图强,延续八代繁荣。老院子原有五个槽门,现仅存1个,正对永定大道。
此外,老院子还有大小居室三十多间,三层堂屋,四个天井,威风八面,架构疑团。它的建筑属于砖木结构,按理说应有火灾侵袭。但自其修建以来,从未发生火灾。当地人传说是在修建当时,有一位人称活神仙的名叫易家德的易经大师专门运用易学原理设计了六合网捕雀防火法,所以火神不侵。老院子的地势虽然低洼,但澧水河的洪水却从不进去。
自老院子的创业者田起瑗上看两代、下望五代,共八代,经考证共有男丁115人,其中获取功名者共43人,占37%。其中,文武秀才13人,举人1名,翰林院大学士9人,四品官员2人,四品以下官员10人,女性中皇封恭人3名,上演富贵八代传奇。
温馨浪漫满庭院
七月七日夜晚,传说中的织女牛郎在鹊桥窃窃私语,人们无暇在葡萄架下倾听,而是四面八方聚到老院子亮出爱的品牌。男女派对抛绣球签成牛郎织女,但澧水哺育的土家阿妹阿哥却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显得矜持与含蓄,每一张羞红的脸把爱的激情浓缩成老院子里一缕缕羞涩的情意。
晚会在欢快的气氛中拉开帷幕,高潮此起彼伏,庄肃、神秘的老院子一下子变得活泼而喜庆。我试图回到哪个年代,透过土家吊角楼西方上空的一弯弦月,八代子孙拨灯夜读诗书的场景在眼前闪现,秀才、进士的荣誉,让老院子尽管处于僻壤之地也与紫禁城的达官显贵平分了长城内外的秋色。
老院子的后代精英们,用手操纵的毛笔书写了锦绣前程,却难以想见今天会有人用手为支点架构体态身姿迎接满院喝彩!也许,这就是老院子的历史与现实在七夕的碰撞,一次深刻而厚重的对话。
原创文章张家界老院子:与七夕对话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9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