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呷鬼爱成堆。那冇讲错一点呢。老班子讲话就是有道理。
我们这个圈子的好呷鬼有六七个人,不但成堆,为了吃,常常还不惜长途跋涉。
上个星期六,我们这帮好呷鬼,就一车坐到了浏阳城。
传说中的浏阳彭家坡饭庄是我们的坐标。
好呷鬼,三人行,必有一个熟门熟路的。
我们没有绕弯路,就到了目的地。
进去三大间通屋,看来好呷的人真是多,并且不少是讲长沙话的。
二
一支烟抽得还剩三分之二,第一个菜就端上来了。
大家目光炯炯,方向一致,喉节不由自主上下移动那么两下,时空仿佛停顿,但最多不超过两秒。
“动筷子了,讲哒让我拍张照的啦。”我急了,举起相机,打开,调好焦也不过两三秒的时间,一双筷子像一条贪吃的蛇一样伸进菜碗,被摄人镜头。
“嘿嘿,我先试下味呢,忘记哒。”涛哥不好意思地笑。
来浏阳前,我就和咯帮家伙声明在先,一定要等我把每道菜拍张照片才能动筷子起呷,咯才上第一道菜,规矩就被破坏哒,而且这第一道菜还是我们平时碰到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灰蒸蛋。我拍的第一张美食照片就那么不完美,那么接下了的场合会是怎么一个状况?
“让哒,上菜哒!”又同时上了两个菜,这次,我手脚反应超快,趁服务员放下第一只碗时,抢拍成功。
那帮好呷鬼丝毫没有给我转机,筷子呼啦一下从四面八方伸过去,我一愣,望都没望他们,放下照相机,抄起自己的饭碗、筷子也只奔中心。
三
浏阳的这家蒸菜馆菜上得确实快。对比长沙城里的浏阳蒸菜馆,不同之处在于这里装菜的碗大了很多,不是小钵子,能体会到农家菜席几大碗的感觉。
在这里上菜的规矩,似乎是菜一上就是几只碗一路,咯证明厨房里的师傅正在和我们暗暗较劲:看你们嚼得赢些,还是我厨房出菜出得嬴些。
咯真是,桌上的菜一多,倒是大家的速度缓了下来,举筷不伸者有之,筷子点水者有之,摆筷歇气者有之。
大家的话慢慢多了起来,点评渐入佳境。
“嗯,咯只香煎豆腐,外焦内嫩,搭配红椒和青蒜也很好看。”觉哥对豆腐情有独钟。
“清炒栀枝花,清香入口,齿颊留香,还蛮生脆,何式搞的啊?”莲妹子的饮食观是只吃对的不吃贵的。
“紫苏蒸鳊鱼不错。”力哥喝了口酒,夹了块鱼往口里送,他的说法马上引来共鸣,“嗯,嗯”,“那确实”。大家都不多说,生怕自己嘴里的美味溜了出来。
我呢,不但怕别个把好吃的美食全吃完,又怕拍漏照片,我对美食的态度和别个不同,就是一定既吃之,必摄之。
我们点的汤是黑山羊炖粉条,力哥评价:“浓而不腻,粉条软而不烂。”
四
最后上的“菜”为大份蒿子粑粑和红薯绿豆汤。此时,大家你望我,我望你都不动,在等什么号召样的。
管他们,反正个个吃撑了,谁叫他们贪吃呢——之前还又加了份蒸腊鸭。
我没再等他们有什么动作,先下手为强了,把照一拍完,赶紧装了碗红薯绿豆汤,夹了块粑粑韵起味来,边吃边说,“嗯,绿色食品就是要多吃”
他们个个鼓起眼睛望哒我,哎,鼓眼睛也是空的,想吃,吃不下,才是真正的痛苦!
为了这上十个菜,七八个人,三四部车,一溜烟,从长沙城跑到浏阳来韵味。你们说到底是来韵什么味?
呵呵,那就是一个字“馋”。
当然,也有美中不足,那就是我拍的照片,因座位不佳,光线不好;因大家抢吃,残席菜居多。这也算是边摄边吃的另一种乐趣吧。
来源:浏阳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