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下午6点,我们从县城出发,到酒埠江风景区。
酒埠江风景区的范围比较大,横跨酒埠江镇和漕泊镇,包括酒仙湖、仙人洞、桃源谷、白龙洞等景区。
我们到酒仙湖时已8点多,入住湖畔的龙泉山庄。当地人传说酒仙湖是铁拐李当年驾云经过这里时葫芦中漏了一滴酒形成了今天的酒仙湖,该传说无据可考,不过仙人桥景区倒是有铁拐李的塑像。酒仙湖实际上是酒埠江水库的别称,五六十年代截江依山建成,系湖南十大水库之一,库容2.9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1平方公里,主要用于灌溉和发电。
吃过晚饭,我们沿小路顺阶而下,到湖边。湖边有一个大竹筏和几条小木船,夜色不是很好,没有月亮,湖面黑黑的望不到边。我们在湖边竹筏上玩了一会,回到宾馆请经理联系船只,明天乘船游玩。
10月4日清晨9点,我们到湖边等船家。放眼望去,酒仙湖好大,群山环绕,一眼望不到边。天有点阴,隐隐的雾气罩在湖上。船家是湖边的渔民,平时撒网打鱼,有游客时提供租船游湖服务。一会船家驾着木船过来接我们,船是平常打鱼的木船,上面装了一个柴油机作为动力,大约可以做十个人,稍稍装饰了一下,有简陋的座位和遮阳帘。
我们住的地方在湖的最里面。我们需要先到水库大坝接几个朋友,然后再一块游玩。船的速度不是很快,从上船的地方到大坝大约一个小时,满目湖光山色,凉风习习,情由景生,愉悦之情自不必言表。
10点多一点接上朋友,到山水天休闲度假村。山水天休闲度假村酒仙湖的一个景点。这个建筑很特殊,完全建立在水上的,整个建筑随着水位的升降而升降。度假村的规模比较大,有餐厅、游泳池、休闲区、客房,每个客房都带有温泉的浴池,环境不错,不过在客房时有明显得晃动感。中午来这儿的游客很多,我们等侯吃中饭时,在休闲区的躺椅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阳光、清风、湖水、轻微的晃动,别是一番滋味。
吃过饭后,我们和船家商量和他一起去收网打鱼。船家同意了,他说收网要用小船,一条船坐4个人,我们这边6个人坐不开,他要叫上儿子。他儿子16岁,刚上高中,有点腼腆,不过操船很熟练。船家撒得网有200多米长,网眼比较小,主要是打湖里的黄尾鱼。他慢慢得收着网,不一会就上来一条鱼,每条鱼十几厘米长。网收得比较慢,小苏在一旁跃跃欲试,船家倒不错,让小苏过来收网,小苏上来后手气不错,一条接着一条。现在湖中的这种鱼比较少,这次约有四五十条,总共五六斤重的样子。
这种鱼在当地一般不吃新鲜的,而是用火慢慢的焙干后食用,叫火焙鱼,是湖南比较的名吃。我们中午吃饭时点的一道就是用青椒炒火焙鱼,味道不错,鱼特小,是不是黄尾鱼不清楚。
同去的一个朋友以前在船家这儿买过,和船家比较熟悉。我们过去看了一下用火焙着的黄尾鱼。有已经焙好的,有的还在焙。焙好的黄尾鱼金黄色,比较诱人,焙好之后直接可以食用,我尝了一下,味道不错,新鲜且有清香。
关于火焙鱼,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一篇文章介绍得比较详细:
“农家就在大围山脚下,四周的山野和梯田,围绕着一泓清冽的小溪。这种小溪里游动着很多三四寸长的嫩子鱼,肉多骨少,当地村民用特制的鱼捞子捞起,捞起后马上回家将嫩子鱼的肚肠挤出来,洗净、抹上精盐,用一米多大的簸箕放在晒谷坪上晾晒三天,然后就进入焙制阶段了。
焙制火焙鱼前,需要向嫩子鱼喷上一些谷酒,焙制的铁锅也是越大越好,乡下焙鱼一次不容易,一般都用煮潲用的大铁锅(当然是清洗得很干净了)。焙鱼前要在锅底抹上一层薄薄的茶油,而且灶下的柴火也不能烧得很旺,用余烬慢焙,这样既不粘锅又能让油香浸入鱼肉。时间长达一个通晚,其间要不断翻边。
把火焙鱼变成一道可口美味的菜更有讲究;鱼不能焙得太干,太干将失去鱼的鲜;也不能太湿,太湿又将失去火焙鱼特有的香,介于不干不湿之间最佳。我们发现浏阳老乡炒这道菜时,是将青辣椒丁、红辣椒丁、大蒜子丁、浏阳豆豉先倒入滚油翻炒,然后再拌进火焙鱼。起锅时,那股浓香简直让人陶醉!这种火焙鱼炒出来金黄金黄的,咬一口,肉一丝一丝清香满口,鱼骨自然分离,而且有一种天然茶油的清香,只有在未遭污染的溪涧生长的嫩子鱼,才独具这种火焙鱼的馨甜薰香!”
下午3点多,离开酒仙湖时,我不禁回头望。这真是一个好地方,风景好,人又不多,能尽得玩之乐。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但真正如邻近的张家界世人皆知时,可能就丧失真正的玩趣了。
从酒仙湖出来,囿于时间和体力,临近的溶洞、仙人桥景区也就走马观花了。
稿源:伊风之
[1] [2] 下一页
原创文章风景如画酒仙湖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9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