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太阳像越过美丽巅峰的女人,回归为一种柔和平淡的妩媚,静静地铺洒在岳麓山上。阳光下,沸腾着一山的红焰。这是麓山红枫最辉煌的时刻。此刻,我站在岳麓山下举目远望,满眼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最醒目的是有几条枫树林带,从半山腰一直红至山顶,将整个山峰装点得恍若一支硕大的火把,映红了山脚下逶迤北去的湘江,照亮了古城长沙。
我儿时所遐想的麓山红枫,仅仅满足于她色泽的艳丽,就像那时对生活的理解止于其表面的光鲜与暗淡一样。此刻,当我终于置身这片如火的丛林时,才真正感悟到她别样的意蕴:抬头仰视,红叶如霞;风吹叶动,又似熊熊烈火,耳畔仿佛还听见她“嗞嗞”燃烧的脆响,释放出一种难以言说却又能清晰地感知到的生命律动。在这里,秋叶凋零的愁怀、一叶知秋的伤感,似乎都已被满山红枫的生命之火熔化,沸腾于心的是炽热的激情,涌动于全身的是秋日赛春光的酣畅。
枫树,又名香枫树,落叶乔木,叶片互生,通常为三裂,边缘有锯齿。因为它的叶子入秋之后尽显嫣红而在众多的树种中赢得世人格外的怜爱。不知是长沙的灵山秀水最宜枫树生长,还是因为长沙人激情如火、自强不息的个性,让红枫找到了心志相投、和谐共生的主人,岳麓山的枫林虽久经风霜雷电、熬尽酷暑严寒,却总是忠贞不二地于每年秋天在这云麓峰下、湘江岸边一抖她飞红流丹的精彩。在通往山顶云麓宫的路边,就有几棵树龄超过3百年甚至5百年,树干粗壮得两三人尚难合抱的参天古枫昂然挺立。尽管树皮已爬满了岁月屐痕,变得斑驳粗粝,但依然枝桠斜出,生机盎然;红叶高挑,如霞似火。这便是麓山红枫生命本色的顽强显现,也是一种不因岁月流逝而移情的坚守。她们在时光的长流中一直苦苦地坚守自己的心志——哪怕明知时序已是晚秋,也要奋起一搏,绽放出一年中最荡人心魂的美丽。
麓山红枫是力量的象征、壮美的化身,年年岁岁为古城长沙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精气神。她固守自己的本色,痴心不改;又敞开博大的胸怀包容万物。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有一片片、一树树、一团团火红的枫叶,也有从国外引进的挪威槭、十月红、秋火焰,还有一年四季常绿不败的香樟、丹桂、青松、翠竹等。极目四望,红中缀绿,各美其美,和谐共生。
也许正是麓山红枫这种容与和的秉性极其切合儒家思想的精髓,多少士子名流曾经在红叶簇拥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里,吮吸着红枫的灵气,皓首穷经,授徒讲学,扬潇湘子弟之个性,酿造和繁衍了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这种承接儒家圣脉,又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廊里,就像红叶一样绚丽夺目,独树一帜。
麓山红枫在我的眼里,是具象与意象、色彩与精神的完美结合。岳麓山赏红,欣赏的是霜愈重色愈浓的娇美壮观,又是独立苍茫的生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