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东安沉香寺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15
 

    □周建达

    壬辰深秋,相约长沙开元寺的宗信法师等几位挚友回到故乡东安紫溪镇,兴致勃勃地重游了沉香寺。

    清晨,我们一行人步行,经过回龙桥、百福庙、乌龟石,至江家冲山脚下,攀118级台阶,登上了挂在半山腰的沉香寺。此时,东边的天际云蒸霞蔚,云海托起连绵的群山,绯红的朝阳冲破云层,从隐约中的山坳,跃出山肩,跃过山顶,跃上天际,露出灿烂的笑脸。顿时,田野,山岗,河流,寺院,被染上了一层明亮而柔和的金色。

    沐浴朝阳,我们走进沉香寺。寺中的3位和尚领着20多位居士列队静静地等候着我们。偌大的寺院里,淡淡的木鱼声伴和着绵绵的诵经声,节奏分明,韵味悠长。除了梵梵呗声,无任何喧哗与嘈杂,寺庙显得格外宁静、淡定而和谐。

    释慧闻住持给我们娓娓介绍沉香寺的来历。

    原来,沉香寺名,颇有些来由。相传是舜帝南巡时,亲手栽种了沉香木。沉香木沉积形成的香脂,被列为众香之首,能驱秽避邪、行气镇痛。清乾隆四十八年,傍沉香木建一庵,取名沉香庵。那时候,山脚下的渌埠头小镇,是古盐船码头,商贾云集,物满货丰。江中的船只来往穿梭,白天帆影片片,夜晚渔火点点,人们用“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来形容沉香庵曾经的繁华。壬辰初秋,慧闻住持依靠政府支持,多方筹资,依旧规模重建,将沉香庵更名为沉香寺。

    慧闻主持一边给我们述说着沉香寺的历史,一边领我们游览全寺。站在沉香寺前,往东远观,“兵书匣”悬空凿壁,层峦叠嶂;往南极目,湘、桂交界地的斗牛岭田畴万顷,沃野千里;往西眺望,巍峨的舜皇山奇峰傲然,阳刚挺拔;俯视山脚下蜿蜒而去的江流,舟楫穿梭,帆影点点;回身往北仰望,寺庙所倚靠的尖峰岭崖壁敞阔,林木葱郁。东、南、西、北地转轴着看,沉香寺就置身在一卷长长的丹青之中。

    寺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顶礼膜拜、慎终追远之地,每一座寺庙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神奇的传说。沉香寺的观音殿后面的悬崖处,有一座耸立的石柱,因为象形于菩萨,便被称为“石观音”。石壁上刻有“我心非石”的佛家隐语,笔力遒劲,禅意深远。沉香寺面向浩瀚的湘江,悬崖下面深潭回旋,碧波荡漾。石壁上“沉潭月影”四个浮雕楷书大字隐约可见,笔力苍劲庄重,雕刻功底深厚。历代众多墨客骚人曾在石壁上赋诗题咏,留下许多佳话。明代著名诗人、大学士解缙,就在此题留了《沉香潭山水歌》:“溪山有逸趣,苍崖凌紫烟。远峰落天半,中有飞流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美丽动人的传说,相映成趣,平添几分神奇。

    我们一步一步踏上石阶,步入平台,香炉飘香,烛台摇红,顿觉寺院特有的气息充满了五脏六腑。步入三圣宝殿,仰望着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大佛,仿佛进入了物我两忘的清幽仙境。

    越过大殿前行五米,是一石塔,七层六面,高十二丈。此塔建于清同治八年,塔内供奉着一尊观世音佛像。塔身刻着清代诗人郭青莲的诗:“三十二年身觉悟,四百八十户圆通。白衣脱下无人识,明月莲花火里红。”诗昭示了众生追求觉醒、实现愿景的心迹。

    我们情趣盎然地登上了观景台。凭栏眺望,左有形若大鼓的巨石果盘,右毗铁弓岭腰接官亭,前有湘江河水泛清波,后依狮子岭上吊铜铃。四面青山环抱,脚下碧水环绕,树夹江岸而秀,水养田畴而肥。观山势之雄峙,眺江水之流淌,看云卷云舒,念香烛悠悠,心境遥遥,如痴如醉。

    凡是到过沉香寺的人,都赞叹沉香寺不仅是一座精致典雅的圣殿,更是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卷。游人香客到此,万般风景归眼底,千秋浩气入胸怀,犹如置身世外桃源。如此宁静清幽的千年古寺,自然天成的风水福地,谁与伦比!

    我忽然想起了寺中斋堂门联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以及石壁上“我心非石”的佛家禅语。不由得感慨大发:啊,沉香寺不仅是一方独特风景,更是一部不能轻易悟透的经卷啊!


原创文章东安沉香寺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2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