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张谷英村印象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8
      在监狱工作久了,满目的铁门铁窗、高墙电网、青一色的光头……将大脑的贮存空间占得满满的,自然的性情和原有的冲动在渐渐消失,多了些冷漠和无奈,少了些热情和超然。

     这次随湖南省监狱系统组织的民警通讯员培训班赴岳阳县张谷英村采风,让我在渭洞山下、渭溪河畔,真正领略了一番山光水色、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清洗了灵魂中的尘埃,激发了对远古、真朴的留恋与对生活的敏锐感受。

     11月3日上午,当我们培训班一行数人一踏入张谷英村的土地,便被青山环绕、树木葱葱、溪水淙淙的秀丽风景陶醉。呈半月形分布的张谷英村的庞大屋场,在我们眼里是那么的凝重、神圣。顷刻间,只见柴草的炊烟在秋末微风漫吹的世界里婀娜飘摇,渭溪河边的垂柳也在暖洋洋的空气里曼舞细腰。

     可能是性格习惯使然,我总是以一种思考的眼光去看张谷英村所有的东西。

     沿溪行。渭溪河的流水是那么的安详,安详得让人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火气。就连那翠绿的水草也笔直地挺起自己的腰身,悄悄地向水面的世界张望。正因为这水是如此的静谧,面水而筑的张谷英村才得那么平和庄重,就连横跨河上的石桥也丝毫不显招摇,只是那么静静地矗立着,一任无数的游人在上面走踏而过。水不动,却也不腐。骤见一个年轻的女郎坐在走道边长长的木板上聚精会神地看书,双腿悠闲地悬在溪沟上面,就那么羞涩地微垂娇容。正在行进的我们也不忍心打破她这种淡泊的雅致,囿声节气而过。一架古老的水车置放在水中,偶尔有几个年轻游人好奇地踩上几脚,却也只带起一圈一圈四散的涟漪……

     灰瓦、青砖、碧水、水车……一切都在老老实实地聆听着季节的声音。 就在这渭溪河水浸润的土地上,就在这飞檐雕栋的屋场之内,就在这湿滑窄仄的石桥上,曾经有多少繁华摩肩接踵,又有多少俗尘往事在演绎着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执着。

     据传,明代洪武年间,远远从江西结伴过来了3个人。一个叫刘万辅,一个叫李千金,还有一个就是张谷英。3人见此地山水清幽,决定在此择地定居。张谷英精于风水,自然承担了勘探宅基的职责。他踏访了几处山坳,选定了3块宅地,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分别是“禄位高升”、“四季发财”、“人丁兴旺”。刘、李二人对张谷英说:“你精通风水,地的好歹胸中有数,我俩是外行,应该先挑。”张谷英应允了。于是,刘万辅挑了“四季发财”,李千金挑了“禄位高升”,张谷英别无选择认了“人丁兴旺”这一块宝地。岁月如流。李姓后代果然做了大官,刘姓的子孙也当真发了大财。而张氏一门虽无名卿显臣、巨贾首富,却500多年来人丁兴旺,久盛不衰,便形成了这样一片楼阁参差、路道纵横、屋脊连着屋脊、天井接着天井的大屋场。张家的后世子孙便以始祖的名字命名他们的住地。

     透过那一扇扇高高的大门,触摸一根根千斤石柱,仰望一处处阳光直射的天井,环视一个个巧夺天工的窗雕,不禁让人想起往日的辉煌昌盛,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踏着铺满石板的幽深古道,穿梭在或明或暗的迂回走廊,不知不觉中,历史似乎离我们一步一步远去……

    悠悠的渭河水不但映照着张谷英村的现在,更忠诚地见证着张谷英村历史的足迹。历史已经无法阻挡地变成既往,所幸的是我们也没有将历史遗忘,我们对一切的过去都去尽量给予着公允的评判。上海同济大学王绍周教授说:“张谷英村可以作为汉民族聚族而居的典型代表,它集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审美情趣之精华于一体,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大的价值。”此时,理所当然,这里已经成为许多游人必至的胜地。我们到这里不只是感受它的人俗风情,还要用一种现代的心态去品尝历史的滋味,去呼唤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


原创文章张谷英村印象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1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