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桃源梦寻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8
  的景观以桃花与清溪为特色,桃花与清溪相配合,可谓绝妙。

    作为景区大门的桃花源牌坊刻有一联。联曰:“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好个“红树青山”“桃花流水”!这里不仅色彩在对立中互补,更见绚丽,视觉上纵横运动,更见动感,而且“桃花”与“流水”相互逗发,构成一种惹人遐想的美妙的情趣与意境。试看看那条曾经引过渔人的桃花溪。在红霞似的桃林中蜿蜒流过,碧绿的水面上浮着落英,那点点花瓣轻托流水款款流动。试想想,当年它从神秘的山口流出,该有何等的诱惑力啊!渔人不就是敌不住美的诱惑才冒险进入山口的么?怪道王阳明说:“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桃花、流水是最好的向导。

    桃花流水的美是一种仙境的美,它绚丽,又平淡,流动,又静谧。黄庭坚似乎感受到了这种仙境的美妙与清冷。他吟道:“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处,红露湿人衣。”洞中春色难锁,尽管有人一再慨叹“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花还是禁不住不随流水出洞来,仙境虽然美,没有人去又有何意义呢?仙人其实也是人。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审美意味特别丰富。它的外形无比艳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美在诸花之上,故将桃花比作美人。桃花的内涵,一般来说,难能免俗。令人感奇怪的是,它一与流水结合,便高雅得潇洒出尘!一处“世外”,便成了人间仙境。

    传导仙界的信息的流水桃花,无疑美妙迷人,不随遣流水的桃花又如何呢?大儒朱熹的《桃溪》一诗出语不凡,诗云:

    洞里春泉响,
    种桃泉上头。
    烂红纷委地,
    未肯出山流。

    真是“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落红宁肯委地,而不愿随波逐流,何等的洁身自好,何等的高雅脱俗。此桃花既不是仙境的象征,也不是美女的比喻,分明是士人气节的写照。“烂红纷委地,未肯出山流。”我首先想起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在桃花溪水旁我久久地徘徊,“山自青青水自流”,青山常在,白云常在,碧水常在。我徘徊之地,可是渔人寻津之地,陶公吟诗之地?

    “桃红又是一年春。”今年的桃花开得真好!

    五

    自山麓的菊圃,到山腰的集贤祠、桃花观,再到这山顶的高举阁我都在观仰,我不只在观仰此地秀美的风光,还在观仰一个伟大的人,他就是陶渊明。如果说桃花流水青山幽洞是此地景观的外貌,那么,陶渊明则是此地景观的灵魂。没有陶渊明,就没有了桃花源。

    菊圃、集贤祠、桃花观、高举阁都是纪念陶渊明的。各处景观都有特色,菊圃为一四合院的建筑,正面的厅堂为渊明祠,集贤祠本名靖节祠,建于唐初。明末清初,奉祀王维、孟浩然、李白、刘禹锡、韩愈、苏轼等先贤,故改名集贤祠。桃花观本为道观,是桃花源的主体建筑,左有蹑风亭,右有玩月亭,风景绝佳。它与陶渊明的关系主要在民国初年,桃源知县在观内辟有“古隐君子之堂”以祀陶公。高举阁建于桃花山顶,从陶渊明的“高举寻吾契”诗句中得名。

    这三处名胜中大量的碑刻、楹联,充分展示陶渊明的光辉人格。

    陶渊明虽然做过官,但绝大多数岁月还是在隐居,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曾封长沙郡公,陶渊明自己也做过大军阀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僚,湖南武陵(常德)距荆州不远,风景之佳,素擅美名,爱好山水的陶渊明不能不去游览,桃花源一带他很可能隐居过。

    隐士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早在商周,就有隐士存在,反对周武王革命的伯夷、叔齐后来都成为隐士。隐士属在野的知识分子,他们中不乏沽名钓誉之徒,但也有不少人才。姜子牙、诸葛亮出山前都是隐士。隐士的政治态度很复杂,从哲学思想上来看,不管真隐,假隐,都标榜道家,崇尚自然。他们的存在,构成中国文化一道奇异的景观。分析隐士文化的性质、意义当然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提及,乃是因为桃花源作为一处风景名胜,其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中国隐逸文化的典型。

    陶渊明无疑是隐士的卓越代表。作为隐士的卓越代表,陶渊明有两点为其他隐士所不及的地方,一是他的崇高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点特别为人称道,传为千古佳话。二是他亲自参加田野劳动,与农民的关系很好。

    作为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上继屈原,下开李白,开创了中国清新诗派。他将诗的题材从山水扩大到田园,是田园诗的的首创者。

    陶公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伟哉!

    正是因为有了陶渊明这样伟大的人物为桃花源写了诗并记,才使桃花源千古流芳。

    正是因为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才引来无数的名人来此观赏,栖迟,吟咏。让我来稍许开列一下唐、宋、元、明四代写过桃花源诗文的名人的名单吧。唐代:孟浩然、张旭、王昌龄、王维、李白、刘禹锡、韩愈、王建、刘长卿、杜牧、章碣等。宋代:张咏、梅尧臣、苏轼、王安石、秦观、黄庭坚、朱熹、陆游、姜夔、谢枋得等。元代张斛、元好问、许衡、吴澄、刘因、揭文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原创文章桃源梦寻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1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