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谁主春事早
到达,原来只需迈出一步.
这一步后,我即从人间迈入了桃源.尽管这只是一个空间上的跨越,但在那蓦然的一个转身,接触到它淡然的身姿后.春天便从空间游离出来,携带着它的浅香扑入我的怀袖.
我便在这初遇的一片桃林中,掉入了飘渺的远古.仿若自已就是那晋时的陶公,寻花问路,继续着几百年后的桃花源记.
来时,阳光尚在薄雾中吐露着朝嫩的气息.雾中的桃花,如枕梦的美人,当微风轻拂起纱帐,见她似醒还睡,若笑还羞的模样,真想问她是否梦到了百年前寻她而来的崔护?
有人说艳如桃花,可我却见她素衣淡妆,单薄轻灵,立在枝头,微微迎风.正好衬合这早春的简单与生动.
依稀有笑语在林中穿行,夹带着相机吞吐胶卷的声音.迎过去是一张张灿烂的笑容.脸上的粉红与花共得一色,这让我不得不在微笑中问着自已:"到底是以花衬人,还是以人托花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我们的诗人赞美的是人还是花?
在当时那人是因为花而美丽,还是因为这花因人而生动?
我想,二者都不是我所要寻求的答案.世上的事物,怕都是因为带上了情感的色彩才开始成为文字流传.这两句诗中的怅然若失,已经超越了花与人的美丽而成为千古绝唱.
花谢了可以等待来年它的再开,可是感情呢?却是可遇不可求.即是象遇见一朵花似的遇上了,亦会遗散在难以相守中...
遇上了又如何?若那时没有珍惜,没有争取,一旦擦肩,便很难再待来年...
来年,桃花还是那桃花,它并没有改变它的笑容与颜色,可是在诗人的眼里心里却已经完全改变,就连那笑意也有了嘲弄的意味.
这便是人花共意的最高境界了.
思想绕回来,目光漫过这纷繁在轻粉浅香中的桃林.阳光透射出金色,林中也开始动了起来.有一潭碧水,于桃林一隅,绿色深载,静默如镜.映照着蓝天与白云,映照着白云下晨梳的桃花.
那么就有一枝桃花,越过那刚迎绿的枝叶,向潭而开,临水照花.她的悠然身姿,绝没有临照中的孤艳,而是那样的盎然与随意.
其实简单赋于她的,还有另一种难得的从容与娴静.哪怕是朝开夕谢,哪怕是只能美丽这一瞬,她依旧淡然成盛开着,微笑着在东风中的几十个时辰.然后淡然地以盛开时轻灵的姿态飞谢人间.
那么我们在欣常她绽放的美丽时,又何叹得弹指红粉,已成落英?
更喜欢那句:"辗转成泥香如故."桃花,她是因渴慕大地而沉香入土,辗转成泥;她是因倾心碧潭,而飞谢于水,随绿渐深,深深处到底是蓝.
出得桃林,回顾时,花言无语,却已成诗:
斜倚细梳出碧潭,浅香轻粉淡人间.
一枝谁问春事早,随绿渐深谢意蓝.
素手莲心
记于2005年4月
原创文章去看桃花吧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1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