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纸棚河
壶瓶山位于湖南省北部的常德市石门县境内与湖北省交界处,主峰高2098.7米,是湖南第一高峰,被称为湖南屋脊。壶瓶山方圆6万多公顷内,山峰陡峭,沟壑纵横,飞瀑成群,溪河奔流,青苔如海,古藤似龙,老树新枝遮天蔽日,飞禽走兽乐在其中,有6500余种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因而被誉为生物物种基因宝库 的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具有极高资源品位和极大市场价值的自然风光旅游区,自古便留下了李白在此的美妙诗句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当年乾隆皇帝游览壶瓶山后也曾感慨万分:壶瓶山好景看不足,来生有幸再重游。纸棚河便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一条生态旅游线,由于工作关系,来到市旅游局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便去那里考查、游览了三次。然而,这次重游纸棚河却让我在每一次发现都有新感觉的同时,更加感受到石门人开发旅游的劲头,更加感受到壶瓶山美好的前景。
五·一的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壶瓶山旅游区,第一站便直奔顶坪山峡谷的纸棚河。旅行车缓缓地行驶在新近铺就的弯曲而又平坦的景区交通道上,渐渐地驶入峡谷之中。山上茂密的树木透着深深浅浅的绿色,夹着好些不知名的红花、黄花、白花,慢慢地向我们涌来,又慢慢地向后退去,直到车停在顶坪山下第一家--纸棚河畔唯一的向游客开放的农家小客栈,我们下车时早已融入了这博大的山林之海……
噢!不待那只大黄狗发出动静,年轻的女主人就喝住了忠实的看家狗,笑吟吟地迎了上来,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原来纸棚河畔早有幕名而来的游客在惊叹自然的造化了。来不及与去年相识的女主人多寒喧几句,我便自告奋勇地当起向导,带着大伙儿跨入了听泉廊。顶坪山下这块地儿,是纸棚河与石碾子沟这两条峡谷的交汇处,左边逆流而上便是壶瓶山向游客开放的第一条生态游线路--纸棚河,右边呢,便是巨石成沟的石碾子沟,从山上冲下的泉水訇然作响。为了方便游人,壶瓶山管理处在此修建了颇具土家族建筑特色的听泉廊,名为廊实为桥,或者应该就叫廊桥吧,一水儿的全新木头,气势恢宏,显示出石门人开发旅游的力度和精明。
在孩子们的大呼小叫中,我们转过一个小山坡便来到了纸棚河边,满眼的郁郁葱葱,河水冲击着山谷里巨大的岩石,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犹如欢迎的掌声,而满山崖浓密的原始森林中不知名的鸟儿们却兀自在相互地招呼,婉转的啁啾中透出怡然、透出安详。去年还是崎岖不平的小道已建成了平缓而舒适的游步道,捡根树枝作柱杖也不过是作作样子、自觉更象游客罢了。灿烂的阳光透过峡谷中高大浓密的树林射下来,给小道边的绿色增添了一层柔和的亮光,河水与岩石的撞击而产生的水汽和着千树万草的清香直入心田,据说壶瓶山旅游区的负氧离子有8万多单位,这在华南华中地区应该是无与伦比的了。由于绝对的封山,树木花草的败叶枯枝化作了极好的肥料,那种幽幽的气息却让人感到一种温暖、一种踏实……
先后跨过两座吊桥,我们在纸棚河上蜿蜒地前行,远处传来更为巨大的水声,啊呀,隔人瀑、隔人潭到了!转过一个山坡弯道,300多米高的瀑布仿佛从天而降,飞泻直下,冲进潭中水花迸射,蔚为壮观。一时间,我们忘了年龄,忘了好多东西,如孩童一般欢呼起来,兴奋的叫喊声大得超过了那群孩子的欢笑声,引得孩子们更加尽情地撒欢!听当地人说每逢大雨山洪,人们只能在此听瀑而不能见瀑了,隔人瀑、隔人潭便由此而得名,还留下了隔人不隔心,飞瀑万年情的美好传说。坐在潭边浸凉而又温润的大石上,我们和早于我们到达的游人们散开来,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野餐,平常的小食品吃起来也饱含了野趣……
由于山道开始险峻,我们决定放弃观赏珍稀的珙桐群,打道回返。照完相,收集起一些垃圾,一行人踏上了归途。横看成岭侧成峰,从纸棚河顺流而下,四周的景色不仅没有已看过的感觉,反而更觉山的伟岸、林的多姿、水的奔腾:河水冲破岩石的重重阻截,勇往直前,撞击着巨石又飞向前方,发出龙吟虎啸般怒吼的龙吟嘴;一线细流从高山顶上迎风飞扬,顽皮而又充满稚趣地向你飘洒,宛如童子尿尿的童子瀑;整整齐齐约十来米宽的一排帘瀑,就象少女门前的珍珠帘,串串珍珠般的流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的少女帘……还有那满坡的野弥猴桃、野樱桃和珍贵的兰草都一一再次掠过眼前,让我们依依不舍。高大挺拔的猴欢喜、珙桐、栲树、八角茴、硕楠、巨紫薇、金钱柳等等珍稀树木上,恰到好处地悬挂的中英文介绍牌,让我更在心里叹服壶瓶山人的精细、费心和辛劳……
坐上旅行车,迎面的依然是满眼郁郁葱葱,只是在幕色中更添了一重静谧、一重详和,回望渐渐远去的听泉廊,轰然的纸棚河水依然在心中奔腾不息……噢,神景寨到了。
醉卧神景寨
神景寨早先叫码头,好多峡谷在这里汇集成江坪河继续向东流去,群山环抱中正好让出一块三角地来。从前这里并没有人家,山里头的人要去石门县城,都得顺峡谷里的河流来到这个地方,沿着江坪河继续走路前行。前两年,石门人开始开发壶瓶山的旅游时,几位老板便在此处投资,起个名儿吧,置身于如画的风景中,县旅游局的王局长琢磨出个好名儿:神景寨。
哎,你还别说,成了"神景寨","码头"就热闹起来了,随着一座仿照土家吊脚楼的度假寨在山坡边的流水旁动工修建,三四户人家也从大山里迁移到此,办起了家庭旅店,开起了小卖铺--憨厚的山里人也晓得开放、开发,晓得将来会有好多人来看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山山水水。果真如此,如今的神景寨成了壶瓶山旅游区神景洞景区的关口,一条水泥大道沿着江坪河直通山外,令人激情澎湃的峡谷生态漂流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