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二酉洞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8
     (一)
      
   初到沅陵,当地的朋友说:“作为一个文化人,你应该去二酉洞看看,那可是中华文化的圣坛。”

   虽然我早就知道“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典故,但于我而言,二酉洞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所以,朝觐二酉洞,也就成了我多年的心愿。

    桑塔纳出沅陵县城沿酉水往西北方向行驶了约十五公里,来到酉溪与酉水的交汇处。丫字形的河流将群山一分为三,斜对岸,是颇为宽旷的乌宿乡,正对岸是大小紧密相连的二酉山。


     怀化市委宣传部的阳畅宏副部长指着二酉山问:“你们看二酉山像什么?”梦天岚说:“像一个仰卧的书生,鼻子、眼睛、嘴巴轮廓分明。”我说:“两山的褶皱像被风翻动的书页,依稀飘来千年的墨香。”

    渡口挤满了轮渡,大多是将人和车送向斜对岸的乌宿乡。在这样凛洌的冬日,是鲜有人二酉山朝觐二酉洞的,而我们就属于这少数中的一批。

    因为有了轮渡的缓冲,我们才有了一种横穿历史的沧桑感。

    二酉山雄踞酉溪与酉水交汇处,山下有一片宽阔的沙洲。可以想象,每年春江水暖芳草萋萋之际,这里的风景是多么地迷人。

    沙洲一隅,有一批人正在搞建设。沅陵县委宣传部的瞿宏建副部长介绍说,有人投资开发二酉山,要在此建大型码头和配套设施。

     二酉山不高,但十分陡峭。沿着后人铺设的石板路上山,不时会被路旁的竹木荆棘扯住衣裳。愈往上走,路愈窄愈陡,走了一段,石板路变成了石砾路,我们匍匐着,一直到二酉洞下的清代湖南督学使者张亨嘉所书“古藏书处”石碑前。

    二酉洞前悬壁如削,若非后人设栏杆,一般人是难以爬上去的。于悬壁上攀援,我们终于抵达山腰上的二酉洞。

    我估量了一下二酉洞,高我少许,约两米,宽约六米,进深约十米,而且越往里走,洞越矮,洞的一隅有一个小窟窿,深不可测,据说可直通下面的阴河。洞内比较平凡,除了凹下一个坑,旁边凸出一块石桌似的石头,其他地方既谈不上鬼斧神工,也无任何古人题刻。整个二酉洞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通风干燥。或许,这就是伏胜藏书于此的原因?

    我简直不敢想象:中华文化圣坛就是这么一个十分普通甚至可以说简陋至极的石洞?

     (二)

  于二酉洞前抚壁俯视,酉水靛蓝如带,山麓层林萧瑟,给人一种遗世独立之感。

  忽然,我感到山下那些挂着几片残叶的树木在微风中拌动起来,一点绿意如横空而至的星火,将整个二酉山点燃,绿色在膨胀,在燃烧,岁月也随之倒流到二千二百一十六年前。

  酉水吹来秦时风。那时候的二酉山古木参天荫翳蔽日,是个鸟鸣兽叫、人迹罕至的地方。一天,一条荷重的小船缓缓泊靠在山下,从船上跳下二人,他们仔细查看了周边情况,在确认无人之后,竟像做贼一般慌慌张张从船上卸下千余卷竹简,然后分批运往山上的二酉洞。

  这两人,就是宫廷博士伏胜和他的家将!

  他们之所以慌张,是因为他们正在干一件违法的事情,只要被人发现和举报,不但自己性命不保,而且还要株连九族。

  人们常说武士忠勇书生懦弱,可是我总觉得饱经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有时候比武士还要坚强和勇敢。且不说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投笔从戎最后成为军事奇才的例子单说秦始皇时代的伏胜,就表现出了令人景仰的勇敢。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嬴政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焚烧秦纪外的列国史记,凡博士宫以外所藏《诗》、《书》、《百家语》,也在焚烧之列,有敢论《诗》、《书》者斩首,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知情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内不执行者在脸上刺字,之后发配到边境修筑长城,或者去骊山脚下为始皇修筑陵墓。

  焚书令一下,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便经受了一次惊心动魄的炼狱之旅。在衙役们的刀逼杖打和厉声呵斥下,可怜的儒生不得不抱着书卷战战兢兢地走向指定地点。官员一声令下,官吏火种一掷,一堆堆书卷便被点燃。浓烟冲天,穿越时空。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嗅到竹简、木简和缣帛焚烧时所散发出的呛人气息,点点滴滴,如针刺心。

  在数以万计战战兢兢的儒生中,有一个坚强的身影如鹤立鸡群凸现出来,那就是伏胜。作为一个读书人,虽然家庭殷实,但他惜书如命。当他得知始皇令下时,手抚自己所藏的千余卷书面伤心流下泪来。他心里痛苦万分:焚掉自己所最爱的书,就等于要了自己的命啊!后来转念一想:与其因失书伤心而亡,不如为藏书而英勇就义。

  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而且得到了一名家将的赞成。他们悄悄将千余卷书装上车,经过扮装,偷偷运出京都咸阳,后几经周折风险,进入南蛮黔中郡,觅得酉溪、酉水交汇处的二酉洞,藏书洞内十余年,直到秦朝灭亡。

   站在二酉洞前,我真不敢想象伏胜和其家将所经历的风险。从咸阳到沅陵,车载船运,沿途要经过多少关卡!而每次却能化险为夷,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之大幸。

 (三)

  下二酉山时,我一度陷入恍惚之中。

   与野兽为伍,以野果充饥,伏胜二人在二酉洞苦守十余年,直到秦亡汉兴,汉高祖刘邦下令振兴中华文化。伏胜闻

[1] [2] 下一页


原创文章二酉洞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1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