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寻找的就是真正得以幸存的原始森林。
这次和我同行的新浪网友边城柚子去过云南的独龙江河谷,他也一直在寻找真正的原始森林,是个热衷观赏原始森林的狂热之士。我也曾经去过很多山地和峡谷,也是为了这一片原始的绿色,但绝大部分是一让人失望的,人类对生态的侵蚀无孔不入的今天,寻找原始森林是何等的艰难。我可以相信,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在独龙江河谷,在云南、四川还有东北很边远的地区还残存着真正的原始森林外,整个中国大陆其他地区已经与原始森林绝缘,我们还知道的一些著名的地方,如湖北的神农架,湖南的张家界等基本上只是保留了一些原始次森林。比如我去张家界的金鞭溪,从生态的角度来看,是很令人失望的,除了岩石构造能吸引人以外,植被的分布还是非常一般的,并没有特殊吸引人的地方。我们再看看号称超越长江三峡的湖北800里青江大峡谷,两岸的绿色已经几乎是茅草和灌木以及针叶次生林,两岸的参天大树已经被砍伐殆尽。我曾经在秦岭从西到东走了无数条大小峡谷,原始森林的保留情况是另人不乐观的。
这次去大熊山是在新化县环保局干部陈东辉的盛情邀请之下才得以成行的,因为我几乎不相信中国的中南部地区还会有成片的原始森林,不过抱着看看大熊山上那棵有160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的想法(这棵古树是大熊山北坡森林大砍伐中幸存者),于是邀请边城柚子出行。
陈东辉与我们随行,11月5日早晨7点我们从县城出发,坐船沿资江下行,沿途森林几乎砍绝,山上只是茅草和农作物用地,这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有一百多万人口,为了粮食,只好上山要地了。航行三个小时后船在一个叫白溪的小镇上岸,然后做拖拉机到了圳上,吃了午饭再坐上农用车摇摇晃晃上了山路,渐渐地看到了大熊山连绵巍峨的影子,大熊山其实是雪峰山东北向的支脉之一,海拔为1622米,山脚下海拔为400米。
我们避开了上山运木材的简易公路,从一条小河搠溪而上,主要是考虑到水边的植物类型相对丰富,便于观赏。天黑之时,来到里了半山腰一个叫童子冲瀑布的地方,这里有几户人家,当晚住在这里。
为了去川岩江,陈给我们找了一个向导老张,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林场工人。他去过川岩江,但没有穿越过,我们的意见是一定要走穿它,老张给我们说了一些注意事项……
第二天一早,我们动身去川岩江。
我们一行最感兴趣的是观察川岩江峡谷的植物物种种类,据介绍,在大熊山区,已经被证实的植物种类中,乔灌木树种有81科197属407种;药用植物56科116种。野生经济植物已经查明的有20科35属74种。这些考察结果并不包括川岩江峡谷的植物物种种类,所以我们满怀兴趣穿越此峡谷。
在越过海拔1400米的山脊后,向北坡放眼望去,峡谷里云雾蒸腾,就象西游记里描述的妖精出没的地界,老张带着我们下山,我们顺着采药人踏出的林中小道前行,老张在前面开路,由于很少有人经过,这些小道已经被各种植物的枝条树叶遮盖,一不小心就会割伤你的皮肤,我们只能沿着北坡原始次生林的边际绕行,因为这些林子根本无法进入,高大乔木下全是纵横缠绕的灌木和藤本植物,越往下走,气温开始生高,在山顶时温度只有8到10度,在我们下到北坡谷底后,我的海拔表显示温度为21度左右,这已经是11月份了,谷底气候异常温暖,就连禾本植物类还是绿意盎然,而在山外已经开始枯萎了。沿途小溪顺着山势形成了一个个小瀑布,我们知道这些小溪就是川岩江峡谷的源头。
中午时分,我们一行终于来到了川岩江起步的地方,这里的确是世外桃园,大熊山的溪水在这里汇集成了一个深潭,然后沿着川岩江峡谷向东流去。两岸森林密布。老张介绍,大熊山北坡和这里都属于林场的礼中工区,工区有400多人,就靠着大山过日子,由于处于北坡,运输不方便,所以这里是最穷的工区。特别是川岩江峡谷的森林,只有在5月雨季涨水的时候才有可能把木材漂出去,而且非常危险,所以一般没有人在这里砍伐木材。但由于现在林场已经对工区没有任何资助,也没有任何工资下发,现在的除了出去打工的以外,其余的人已经把眼光瞄准这些原始森林,东秋季时把参天的古树砍下来,锯成多截,然后等着雨季的到来,把木头扔进溪谷里,然后在峡谷的出口收集自然漂流下来的原木,跟木材贩子换上一点钱。一根生长了几百年的古树,往往几十块钱就卖掉了。
我们注意到,象这样人迹罕至的地区,哪怕是发生一场激烈的战斗也不会有人知道的,何况是砍树。细心的边城柚子已经发现了砍树的痕迹,一片林子已经被扫荡,看着这些残留的树根,心情实在难受,在这样极其偏僻的地区,长了千百年的林木还是在遭受无情的毁灭,人类啊人类,也许就是地球生态的蝗虫。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我们沿着峡谷前行,伐树的痕迹几乎没有了,因为两岸的山体非常复杂,而且这些巨大的阔叶林木生长得奇形怪状,也许不具备经济价值,也就保护了自己。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