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便江简介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86    更新时间:2010-9-18
      永兴,古称便县,它身旁的那条江是便江。不知是便县因便江而得名,还是便江因便县而得名,城与江总相依。 便县几度兴衰,西汉惠帝置便县,东晋并入郴县,南朝又复置便县,隋并入郴县,唐更名高亭。唐未战乱,便县凄凉,宋人阮阅诗中的《便县》:“兔葵燕麦撼春风,废址颓坦古县封。聚落已迁江上去,隔林依旧两三峰。”县城已成了废址颓坦,到处是兔葵燕麦的野草,城里人家散落到沿江两岸去了。大概宋人怕这县城再衰落,便自此取名“永兴”。而他的另一首诗:“苍苔黄叶满闲庭,门对南山数点青。过客不知兴废事,犹言县宇是高亭”。也许是频繁更名,不明就里的外地客人还在称它“高亭”。然而流过县城的那条江始终叫“便江”,几千年,一条道,从不过问县城兴衰。 流水无情,城里人却亲这江。把它养的清彻、纯洁。入夏,只要有些月光、星光或灯光,大桥下总有些姑娘小伙光着脚踏浅滩上的河卵石,用手挑起一串串水花。水再也没话说,滋溜溜的划过一个人的掌心飞到另一个人的脸上,凉幽幽的亲了人一把。散落在江上的灯光,串成一串,如珍珠一般闪烁。而江上笑声也串起来,引得桥上人驻足。城里人还有想要亲水的,也要下来试一试。河道两侧的游园,傍晚有散步的,清晨有跑步的,流水在旁总吟着抒情的小曲伴奏。 这条江真美,《徐霞客游记》中的便江,两岸江石如削,绝崖突兀,让人惊叹不绝。可一入耒水,便再无突崖奇观,作者又不由惋惜。溯流而上,江岸的山石,千奇百怪,如牛、如马、如羊、如龟,如饮江水。远看象,近看又不象,待舟绕过,回头一望,又是别的东西。一切似是而非,让人看的迷迷糊糊。真眼花时,还不如看江岸那一片翠绿。隔岸有茂林,林中有小径,小径牵着人家。“聚落已迁江上去,隔林依旧两三峰。”杜甫的另一首诗:“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道出了同一个意境,两三户人家,院中植四五株桃李,便可拥有一院春色,何必非聚集到城市中去呢?江上小舟悠然自得,自来自去,一双桨,晃悠悠就能飘到要去的地方。 江岸绿意永恒,乡里人爱树,以树祈福。青布滩附近的江畔,有棵8人才能合抱的千年巨樟,树冠伸开如一把巨伞,覆盖三亩多地,村人以为神奇,取村名为“古樟村”。依江溯源而上,有一个”楠木山庄”,山庄是一户人家的,屋前有数株千年楠木,直挺挺的十来米。主人把它做为传家宝,从不肯毁伤。一日有位港商偶游至此,看了这千年名木惊呆了,表示愿出百万港元把它搬回香港,主人更加珍惜这树了,不肯卖。便江成为风景区之后,主人开了饭馆,便把自己饭馆取名便叫”楠木山庄”。有客人来,主人便在楠木树荫下摆好餐桌,炒上几个农家小菜,酒足饭饱后,说一说树的故事。江上能偶遇横卧江底的古木,枝节由水面攒出头来,寥寥有数笔讲述江流的故事。这故事,谁来听?夕阳下,少年却依旧摆弄着他们的旧船。 江的性情达观,水的性情温顺。诗人常用江水写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有的江的灵性,诗人可以回忆起江南,说上一万句“江南好!”看江的地方,最好是在龙华寺。寺建在山涯上,凭栏可远望无数青山中绕来的江水,眼前的江面开阔,若是挂上一轮红日、一弯银月,那就是诗画。这里的山生的奇怪,山中常有洞,坦坦荡荡竟穿过山背,人称“穿垣”。这岩也生的奇怪,几处石壁有大大小小的窟窿叠在一起,结成一版,竟如蜂窝,人称“蜂窝岩”。莫非是上天体恤世人,造一些穿坦来,寺庙省了屋顶。难道上天也体恤起蜜蜂来了,免得它们巢辛苦。奇山、秀水游人最喜欢,山水之间说个“好!” 山上观水,水中看山。山绣如屏,水织如锦。山水是有灵性的。 游船荡开水中的山,揉一揉山的影子,拖成一段段翠绿。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李白豪放。虽这里不是黄河,然而江河同源,水都是从“天上来”。江中之水,随风生浪,随波逐流,老成持重如中年。山中之水,千回九曲,若跃若奔,不谐世事如孩童。而源头的那一滴,便是天生的“灵性”,“灵性”是晶晶莹莹、纯清无瑕的。便江之游的尽头是“一线天”。据说这是江南最长的“一线天”,山被劈成一条长缝,仰头只见“一字天”,窄处只容侧身低头前行。行约十来分钟,眼前豁然开朗,人已到山背了。穿这样的山,有进退维谷之险。好在一进去暑热全消,汗流全息,完全是另一个清凉的世界了。凉到心静了,仔细看身边的岩石,布满了青苔,能渗出水珠来。岩顶也时有水滴飞下,啪啪地失足跌在头顶,给游人敲敲警钟。猛抬头,额上天飞沫四溅,看得人眼花。这让人忽然悟到了一个难解的俗语“天一生水”,水由天生,现现实实的天“一”生水。缝中稍宽阔处,一条吃足了水的青藤攀岩而上,却在“天外”生了叶,开了花。“一线天”的水散成一滴一滴,而后汇在脚下,流入便江去了。天一生水,天生的水为云、为雨、为雾、为霜、为雪、为露。也有“一线天”的一滴,这是水之灵。 自然是要人保护的,灵性只在细微之处。城里人爱江,乡里人爱树,游人只爱个“好”,这个“好”是赠与便江的。


原创文章便江简介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0926.htm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