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烟雨湘江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8
 

    深秋时节登上了南岳72峰最末一峰:长沙城西的岳麓山。远处隐约可见的是古老的长沙城,深秋暮霭之下一片迷茫。狭长的桔子洲把北去的湘江一分为二,山脚下散布的楼群参差落错,那是湖南大学及湖南师大等高等学府,遐迩文明的岳麓书院就掩映其中。

    唯楚有材,於斯为盛”书院的这副对联大有舍我其谁之概,道尽了湖南人的豪迈与自信。狂则狂矣,翻开近二百年的中国历史,谁都得承认:此言不虚!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宋教仁、陈天华、刘道一、毛泽东、刘少奇、蔡和森、任弼时、林伯渠、李富春、邓中夏、何叔衡、胡耀邦、朱鎔基,那个名字不如雷贯耳?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之时,10大元帅中湖南人占了3位,10大将中湖南人占了6位,57位上将中湖南人占了19位,100多位中将里湖南人占了45位。共产党军队里将帅如云,国民革命军中也同样将星闪耀,著名的黄埔三杰都是湖南人,蒋介石组建的48个军中,16个军长是湖南人。就连现今在台湾政坛上纵横驰骋的宋楚瑜、马英九也都是湖湘子弟。

    二百年间,三湘大地上涌现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战略家灿若群星不可尽数!血性的湖湘子弟以他们的狠劲、绝劲、灵劲,把近两个世纪的历史天空挥洒的如火如荼!难怪有人说:近现代的中国历史有一半是湖南人写的。

    湘江东岸的长沙城雨意空濛,沉沉雾霭仿佛是挥之不去的历史云烟,氤氲厚重之中,不知隐曜了多少人间巨腕、盖世雄才。走进规划不整、新旧错杂的长沙街道,你尽可挑剔他的建筑不辉煌、不气派,缺乏整体的美感和现代韵致,但你绝不敢小视每一个迎面走来的湖南人。因为这是曾国藩、毛泽东、朱鎔基的老乡,在这块盛产英雄豪杰的土地上,哪怕是一个最不起眼的街头闲汉,保不准那天的一声断喝,就会让历史打个激灵。 据说长沙的洋酒全国销量第一,高新产业不甚发达的街区里,酒吧歌厅等休闲业却格外兴隆。

    每当夜色降临,各色酒吧华灯如昼、豪客如织,没了烽火硝烟可供消费的湖南人,红灯绿酒间也玩的恣肆而酣畅、有滋有味。 忽发奇想:一个坚毅、强悍、蔑视强权、特立独行的社会群体,置身于讲究法制、规范、秩序、和谐的现代商业社会里,会不会落寞、失衡,会不会有错位感?会不会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霸蛮的野性,泛动的灵性,洞达的知性,总该有一个张扬的去处,总该有一个喷薄的所在吧?酒吧担当的是不是就是这个角色?瞎猜了,瞎猜了!

    麓山寺一角。千年古寺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一块书法名碑:唐代书法圣手李北海写的《麓山寺碑》。李北海书法雄强壮阔,素有“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之说。千里迢迢来此书家圣地,怎可与原碑神迹檫肩而过?於是满院搜寻,宋元明清诸家碑刻倒是看了不少,独独不见《麓山寺碑》情急无奈向一老和尚打探,老和尚一扬下颚:喏,下边,岳麓书院里。

    咳,走吧! 岳麓山青枫峡中的一个歇脚小店。走得又累又饿的老妻在这狼吞虎咽的吃了一碗康师傅,(店中能吃的除了饼干只有这玩儿意,领导,您就将就吧),精气神又来了,端坐在塑料椅中,“冷眼向洋看世界”作毛泽东状。此刻,山下不远处仙乐飘飘,歌曲的名字恰好是《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山上山下随处都能感受得到老人家的气息。青枫峡口又一处小憩之地。远处浓阴掩映、红绿相间的建筑就是著名的爱晚亭,青年毛泽东经常游历之地。匾额也是应当年的湖南大学校长周世钊之请,由老人家亲笔题写的。照片的右边是一道石阶,拾级而上便可见一小屋,屋外放两个小音箱,红太阳的音乐就是从这儿传出的。屋内是湖湘文化展览,名头很大,展品寥寥,从朱熹、王阳明到曾国藩、毛泽东,粗略的几张照片与图画,余下的就是旅游纪念品了。 从这再往下就是声名赫赫的岳麓书院了。待我慢慢逛悠吧.......


原创文章烟雨湘江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0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