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闹市的幽静:船山学社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8
 

    船山学社旧址位于长沙市中山路上,亦为湖南自修大学旧址,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社会免费开放。第一次走近是两三年前的事了,下午路过中山路,毒辣的太阳让我有了一种走进它的想法。

    离中山路约五十米的就是正门,素面的一座墙上,是毛泽东题写的“船山学社”几个大字。通过一扇门,直行,经过侧室,登记过后就可以进入了。

    尽管这里地处闹市,但鲜有人光顾,静幽得很,这是一个似类宗祠,极富中国民宅特色的四合院。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曾国藩祠之“思贤讲舍”,1914年刘蔚卢等人为纪念王船山,阐扬其思想,发起组织船山学社于此。旧址单层三进四合院,砖木结构,山字墙,小青瓦,朱漆门窗,方砖地,于闹市之中显得非常雅致。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等为集合人材,造就干部,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由蔡元培命名创办自修大学,李达为学长,李维汉,夏曦,夏明翰等在这里工作过。1923年11月,自修大学被军阀赵恒惕封闭。原址已毁于“文夕大火”,现有格局及建筑是建国后1954年按原貌在原址修建而成。

    经过光亮的天井就进入了正室,这里光线很暗,也很安静,没什么人走动,整个院子里就两三个工作人员在侧室里。王船山的画像居中,是挂在一座屏风上,像画上的王船山神情庄重。王船山本名王夫子,字而农,号姜斋,因其在衡阳县曲兰镇的石船山下著书立说数十年而终,故世称船山先生,他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船山文学的开创人,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高峰。正室两侧依次列着中国古代学者及近代的革命家的画像及生平。画像下面还设有著作及相关资料的陈列。大堂里,静得连自己的呼吸声都能听到,忽的听到侧室里一个女工作人员正在大朗读着有关这里的一些像“导词”之类的文章,心想她也还算爱岗。一会她的朗读声也停了下来,就真的安静了。

    我开始仔细地打量展台里面的书刊。里面有《船山学刊》等相关的介绍,周敦颐的《爱莲说》的那一篇章正摊放其间、发黄的页面,不长的那段关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文字让我记起了儿时学习的情景,也深深地为作者的这种由物及人的高尚的情节所折服。 以前学习时对王船山的生平研究不多,不过也对他略有了解。他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脉络中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后世人对他的著作和学说还是相当看重的,从各种各样的出版物上也可知一二,心里更生出许多敬意来。

    过了正室就到了毛泽东、何叔衡的卧室和湖南学生联合会办公室。隔着不锈钢的护栏可以看到每间办公室里的床铺及书桌。上面也有相关的记录,毛主席在这里曾经度过了不长的一段时间。在毛泽东的房间里可以看到,落满了岁月尘埃而显得陈旧的藤椅、藤几,床上还支了蚊帐;与这一房间相连的另一端是湖南学生联合会的办公场地,墙上有一面褪色的农民联合会的旗帜。与此间相对的房间是何叔衡的办公室,里面的陈设也相差无几。

    再往里走还有两间房间,多是近代革命的文物陈列,是一些在湘或是这个历史阶段里的曾在湖南自修大学里就读或是从教的学生或教职人员的画像、生平。这些多已作古的先烈,在中国近代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们啊,现在我们只能通过这些静止的画像来缅怀他们了。 走出这所院子的时候不觉已过了一个多小时,烈日正炙热着,心情却不再是平静的了。


原创文章闹市的幽静:船山学社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0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