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千佛洞一游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8
 

    从宁乡县城出发,沿宁黄公路行48公里,就到了黄材南坪桥,再由南坪桥北行9公里,便进入崔坪乡石龙村境内,顺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潺潺溪流而上,约走四五百米,就是千佛洞洞口。

    人文历史奇特景观笔者翻阅宁乡《旧志》,获得一条遗闻:“十三潭内有十三洞,每大旱,择地设坛,师巫率众人近百人,入第八九洞取水,见各洞俱有石床、石枕。其盛水之壶大不过十馀杯。既盛水则非两人力莫能举。出洞,将水洒于所祈祷之处即滂沱矣。若原水不全入洞,则雨不能止。” 传说千佛洞有20多公里长,有大小十三洞,且洞连洞,大洞连小洞,洞外有洞,洞内有洞,出口到了桃江县的“金沙洲”,故以前俗称“十三洞”。

    千佛洞作为著名的佛教宗派沩仰宗的发祥地,与沩山密印寺一脉相承,对佛教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传说禅宗开山鼻祖南天竺菩提达摩的第八代弟子灵佑,以“千佛洞”为居所,以橡子野栗为粮食,与野兽为伴,在此居住长达7年之后,上沩山修建密印寺,创建了兴盛一时的沩仰宗。石头传说 光涌引水美丽的地方总是盛产神话传说,历史到底有多少奥妙,自然到底有多少神奇?谁能说清,善良的人们总是对这些千古之谜赋予神话般的色彩。 传说崔坪山下,自古就有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庄,村中住着百十户人家,有一年老天大旱,庄稼眼看又要枯死。人们沿着唯一的小溪往山上找去,来到了千佛洞洞口。只见洞的右侧有口深潭,碧波荡漾。有人想在这里开发水源,可是,进洞去了的人,就再也不见出来。

    正在人们无奈、担心苦日子即将来临时,从崔坪山上的姜公庙里下来两位和尚,一老一少,老和尚叫光涌,小和尚叫慧清,身背包袱来到了洞口。老和尚将手中铜锣交给小和尚道:“徒儿,等为师进洞之后,无论身边发生什么事,你可千万不要停止敲击铜锣: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如此反复敲打,可曾铭记?”小和尚连连点头,声声称是。老和尚抱着一捆白布,抓住布头,用劲往洞里抛去。这时,洞内银光闪闪,夺人眼目,只见老和尚跟前,呈现出一条通向洞内的光明布道。老和尚迅速脱下布鞋躬身进洞。他每走十步,便在洞壁上面插下一支冒着浓烟的檀香,小和尚激擂铜锣,闭目念诵:一、二、三;三、二……不多时,小和尚睁眼察看,只见洞内星火四起,喊杀声声,十分激烈,再看洞口,流水时大时小;几股寒风吹来,小和尚感到有些恐惧和害怕,便加快击锣。当他无意回首时,发现老和尚脱下的两只布鞋,一上一下,翻腾起舞。小和尚感到很有趣,竟一时忘记了敲击手中铜锣,只管观看一双起舞的布鞋去了。直到布鞋不再跳动时,小和尚方才想起洞内的师傅。可是,只见白布化作水流,流往山下;檀香冒出的浓烟化为一股青云喷出。“飕”地一声,一只白鸽从洞内飞出,随着这股青云高飞而去。小和尚明白过来,知道不妙,他跪拜在师傅的布鞋前,面对飞走的大鸽大喊师傅,尽管这喊声悲哀凄凉,撕肠裂肺,却再也见不到老和尚的身影了。从此,千佛洞水流不断,崔坪山下的村庄,再也不愁没有水了。人们为了纪念引水而身化白鸽的光涌和尚,便在洞边盖了一座白鸽庙,每逢喜庆之日,人们便前往此庙,烧香上供。这风俗一直沿传了下来,至今仍可见到千佛洞左边山上大树下的小庙宇。构造奇美 冬暖夏凉据说,解放前,离洞口不远处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寺院,寺内香烟缭绕,暮鼓晨钟,连绵不断。洞侧有一条石龙,蜿蜒盘旋,惟妙惟肖。

    解放后,寺庙已毁,但这里山势巍峨,悬崖峭壁,怪石鳞峋,仍然气势磅礴。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你只要走近千佛洞洞口,一股凉气迎面扑来,顿使你五内舒畅,倍感轻松。而到了数九寒天,里面却温暖如春,如果你去逛洞,倒要少穿几件衣服进洞,以免热得难受。洞里流出的水,也是冬暖夏凉。冬天,洞口和溪流里,冒出浓浓的热气,在这里洗澡、洗衣服、洗被帐,水温最适宜。而到了夏天,水便冰凉刺骨,喝一口胜过饮冰水。把鱼肉食品之类,放在洞口,可当冰箱,经久不腐。如果在洞边建造宾馆,接待度假宾客,三伏季节,住上十天半月,绝对让人乐不思蜀。这里水质清纯,富含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如果办饮料厂、酒厂,制造矿泉水等,有优越的天然条件。桨声灯影 佛舞蹁跹。 千佛洞是喀斯特地质,洞内,石钟乳、石笋、石花、石幔、石林、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遍布其中,姿态各异,就如走进了佛的殿堂。主要景点有寻水桥、睡僧台、洗心池、通天河、女娲补天、莲台倒挂、麒麟献瑞、舍利佛塔、佛光普照、不二法门、雷音宝刹、南海观音、千佛塔、千层莲台、沩仰高僧、达摩祖师、弥乐佛、如来佛祖、苦修洞、菩提花开、明镜台、佛浴池、大仙浴足、哪吒拜师等等。荡过波光涟漪的洗心池,便来到几块巨石组成的千佛洞洞口,“初极狭,才通船,”一股凉风拂面而来,驱除了所有躁热与尘嚣。“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如果不是擦顶而过的“星星灯光”提醒,是感觉不到船的移动的,船桨在水中有节奏的“哗啦”,击破了这如秋夜的寂静,溅起的水声叮叮当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珠四溅,在“星空”下流光溢彩。静寂之间,暂搁在船舷的桨往下滴水,“滴答、滴——答”,清脆悦耳,在七拐八弯的石壁上脆生生回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如空旷悠远的古筝,直渗心灵身处,叫人心灵澄净。斗折蛇行,船往深处,愈加感到秋露初上的半夜寒意了。

    导游不断提醒不要抬头伸臂,防止“碰壁”。一段星下夜行船后,便依稀望见三三两点灯火,迂回了一阵,渐行渐朗,月明星稀,突然礼花炸放,火树银花,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多姿,闪烁飘忽,或朦胧,或柔和,或热列,或透明,或隐秘,恍然隔世,如蓬莱仙境。慈弥笑佛、神态自若;亭台楼阁,富丽堂皇;真山流水,率真自然;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石钟乳、石笋等竟能造就如此胜景。 人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只能惊叹、折服、沉思、虔诚、敬畏…… 船在“彩

[1] [2] 下一页


原创文章千佛洞一游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0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