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1940~1962)湖南长沙人,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雷锋进入学校学习。小学毕业后,在当地参加了工作。之后,在各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屡受嘉奖。1960年参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立功受奖。
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这是一个从我小时候就一直觉得神圣的名字,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她甚至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思想的化身。所有中国人都对这个个子不高的、永远是一幅善良的微笑的、永恒的22岁的年轻人充满着爱戴和崇敬的感情。 在抚顺出差办事,心里总是惦记着曾经是这个城市杰出市民的那个叫雷锋的年轻人,我懵懂时就是因为雷锋,才知道在遥远的东北大地有一个城市,名字叫抚顺。
其实,在车开往抚顺的路上,我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朝圣般的圣洁、肃穆感觉。那是一个生在湖南,却把抚顺当作他的第二故乡的解放军战士,那是一个把仅仅只有22岁的生命留在了这个城市的年轻人!
我们提到他,不管年纪大小,总是叫他雷锋叔叔。连美国西点军校等国外许多的组织和团体,也都把这个叫雷锋叔叔的年轻人的语录、事迹和思想发扬光大着。这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人种、国界、意识形态的局限,而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世界所有追求文明与进步的人们所景仰,就像某一种宗教信仰一样牢牢地渗入到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里! 位于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今雷锋村)的雷锋的家,原为地主唐四滚子的庄屋,是土砖茅房。三面环山,西面有塘和田。1940年12月18日,雷锋就出生在这里,一直到1956年11月,雷锋在这里度过了16个春秋。
这是雷锋的几个主要亲人的生平: 祖父雷新庭,靠佃种地主唐四滚子10亩田,勉强维持一家半饱的生活。在高地租、高利贷和苛捐杂税的盘剥下得了重病。雷锋3岁那年的冬天,由于地主唐四滚子逼债,雷新庭在年关时节贫病交加,含恨去世。父亲雷明亮,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一九三八年被抓夫,遭到国民党的毒打,造成内伤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勉强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伤势更加严重,翌年秋天去世。母亲张元满,出生在一个铁匠家里,十几岁后被送到雷家做了童养媳。成婚后辛苦操持一家人的生活。在公爹、丈夫、大儿子、小儿子相继辞世后生活十分艰难。由于无法忍受地主的凌辱,于一九四七年中秋之夜悬梁自尽。哥哥雷正德,十二岁时外出当童工,在繁重劳动的折磨下得了童子痨(肺结核)。由于劳累,他昏倒在机器旁,被轧伤了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当了童工,过度的辛苦使肺病加重,又无钱医治,很凄惨的死去了。
1947年,雷锋的妈妈死后,7岁的小雷锋成了孤儿,贫苦的叔祖母收下了这个可怜的孩子。生活的磨难,使他过早地懂事和成熟了。为了减轻叔祖母家的负担,小雷锋经常上山去砍柴、放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当小雷锋的身影在哪家门口出现,哪家就叫他:“庚伢子,来吃口饭吧!”小雷锋胆怯地靠近桌子,往嘴里扒着饭,眼泪禁不住扑扑簌簌地往下掉。
小雷锋也不忍心给叔祖母家和乡邻们增加负担了。1948年一开春,为了活命,他瞒着叔祖母外出乞讨去了。穿得破烂不堪的小雷锋,打着一双赤脚,拿着一个破碗,背着一个黑布袋,一家一家地哀求着,“爷爷,奶奶,伯伯,婶婶行行好!给一点吃的吧!”那凄楚的声音,那饥饿的目光,那黑乎乎枯瘦如柴的小手,令人心酸…… 狗咬人欺,受尽悲苦,悲惨的童年历程使雷锋从小就经受着生活巨大的苦难折磨。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解放后雷锋从一个穷叫花子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会对社会、对党、对人民所爆发出的无比热爱和感恩之情!在雷锋参军后的那些个照片上可以看到,这个年轻人的脸上洋溢着快乐、虔诚和幸福的光彩!
纪念馆由雷锋纪念碑、雷锋墓、雷锋塑像和雷锋事迹陈列馆4组纪念性建筑物组成。雷锋纪念碑竖立在纪念馆的主轴线上,全部由花岗岩构筑,主体高13.4米,正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书“向雷锋同志学习”7个大字,碑体下部嵌刻一组以雷锋模范事迹为主题内容的汉白玉浮雕。雷锋墓由苍松翠柏环绕,墓后有一座灰褐色花岗岩卧碑,正面刻有“雷锋同志之墓”的金色大字,背面刻着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碑文。墓前广场上耸立着高5米的雷锋全身塑像,雷锋事迹陈列馆展厅按成长历程把雷锋22年的短暂人生真实呈现在世人面前,展出的文物资料400多件,照片140多幅 雷锋行车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雨夜送老大娘;做孩子们的校外辅导员;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态度;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我们今天提到雷锋的事迹,都是这些日常生活里的最简单最基本的“琐碎小事”。雷锋的一生是平凡的,学习、生活平凡;工作、事迹平凡;然而正是这些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人格。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展览的部分雷锋遗物,有衣服、鞋、帽、脸盆、节约箱等。看着这些雷锋用过的东西,恍若隔世,似乎还能从中感知到那个年轻人的体温和微笑!当我近距离看着雷锋穿过的那双破破烂烂的军鞋时,内心沉重而酸楚,现在的孩子们能理解那个时代吗? 雷锋生前开过的那辆车,后来被命名为“雷锋号”,是抗美援朝时期苏联制造的“嘎斯51”型汽车,该车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也就是战友驾驶着这个型号的汽车在倒车时不慎碰倒了木桩,砸在了雷锋的头上,从而使这个年轻人的年龄永远定格在了黄金般的22岁上! 纪念馆里的那个“斯大林80”号推土机,高2.4米,重达13吨,是雷锋在鞍钢化工总厂当工人时驾驶的,个头矮小的雷锋经常是快乐而满足地站在驾驶室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