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作坊,制泥、拉坯、上釉、烧窑都在这仅400平方米的地方。他的家,记者便看到中有成堆的陶瓷碎片。原来,这些碎片都是古代制陶人丢弃的陶片,因河床干涸,如今这些陶瓷碎片显露了出来。他就把这些陶片捡回家后,先一块一块整理、分类,然后再依据自己想象一块一块拼合,最后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古铜官窑作品上的图案。这是一项极其琐碎繁杂的工作,但胡武强却凭着毅力,收集和整理了1200余种古铜官窑作品的图案。通过这些图案,盛唐时长沙铜官窑十里窑场的辉煌得以重现,窑工们制泥、拉坯、写字、画图、烧窑时的热闹景象恍若就在眼前。在这些破碎的陶瓷片之中,有一片特殊的旧瓷片将胡武强引入了一项更为艰巨的探索工程。这是一块有着鸡血般鲜艳颜色的瓷片,也就是传说中的“鸡血红”。“鸡血红”的学名又叫铜红釉,是一种含有铜元素的釉料,是釉彩在高温的窑变中不经意间产生的。由于不能解释其产生原因,所以“鸡血红”从一开始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但是自盛唐之后,铜红釉的技艺就慢慢失传了。胡武强找遍了铜官镇,找遍了专家,却找不到真正懂得“鸡血红”的人,更不用说“鸡血红”的研制方法了。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在自家后院的手工龙窑里摸索试验,但一次又一次遭遇失败。这一切都没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1998年的一窑1000余件瓷器中,他惊喜地发现了一点红。就是这一点红给了他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力量。在不断地总结与反复的摸索后,2002年,他又制造出了一大片红。惊世的铜红釉,终于重现人间。如今,他那里每窑都能出一两件“鸡血红”成品了,但由于“鸡血红”的烧制全凭师傅的经验,所使用的釉料配方、釉料浓度、釉层厚薄、烧结温度、窑内氛围等条件要刚好互相满足时才能出现这种惊世骇俗的铜红,因此就是再高明的窑工也没有十分的把握,成功的机率依然很小。2003年,胡武强的作品“火凤凰”获得了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金奖。
上一页 [1] [2]
原创文章碎瓷烂瓦都是宝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0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