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谭嗣同故居时,大雨倾盆而下,仿佛在为一个天地间最具血性的旷代奇男而不平。谭嗣同故居位于北正南路,因其父谭继洵任湖北巡抚时,奉皇上旨令,赦封为“大夫第官邸”,简称大夫第。此建筑于明朝末年,整体面貌是“深三进,广五间,三栋二院一亭”。大夫第因为它的装饰精巧,富丽堂皇而吸引众多游人,更因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故居,步入其中让你感悟民国先觉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浩然正气。,谭嗣同少时从通臂猿胡七学刀锏拳术,后拜大刀王五学单刀、骑术、气功,清光绪四年,随父赴兰州,又父刘云田习肘猎,常佩双剑,有,《单剑铭》、《双剑铭》等著作传世,谭嗣同还是一个极喜欢游历的徐霞客式文人,在婚后浪游黄河两岸,行南北八万里行程的江湖历练。从1890年至1897年之间,谭嗣同多次回到浏阳,居住在大夫第内与会友共商爱国之策,探求救国之法,在这里受到了许多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并对物理、天文、地质学、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只有科学才能兴国,于是形成了他主张维新变法的初级理论思想。故居的庭院,见证了他闻鸡起舞的刀光剑影,书房的三更灯火,陪伴了他写出了许多传诵至今的诗文。他留下一部不朽的著作《仁学》这本书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4岁那年,他就在这里与夫人李闰分袂,除了赠以《戊戌北上离别内子》一诗,据说夫妇别离前夜,还对谭嗣同亲制的“崩霆琴”与“雷残琴”依依惜别,侧身倾耳,仿佛还隐约能听到那房屋缭绕着琴声,谭嗣同牺牲后,李闰忍痛节哀,于1912年创办了浏阳第一所女子学校,担任名誉校长,热心于办学、育婴、救贫等社会公益事业,李闰锥心泣血的悼亡诗“惨淡深闺悲夜永,灯前愁煞未亡人”,字字滴血,句句含泪,凄切之情谁不动容?谭嗣同热爱家乡浏阳,他曾以家乡“物产殷阜,矿质充轫”而自豪,曾八次回浏阳,并冠以浏阳“东方小瑞士”之美称.2003年9月14日,谭嗣同殉难105周年公祭仪式上我曾为他恭恭敬敬献茶,在香案前低首皈心,“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已成为千古壮语,声犹在耳,血犹还热,令我热血沸腾,壮怀激烈,令我心潮澎湃.这时天井里大雨形成雨幕,仿佛也在追念这位浏阳赤子。
青年毛泽东曾专程来浏阳瞻仰谭嗣同故居、专祠和算学馆,赞颂他为“神州第一烈士”。现在的嗣同路就是为纪念烈士而命名的,城西建有谭烈士专祠,置烈士油画像,供后人瞻仰,其遗骸于1904年由其后裔辗转运回故乡,葬在牛石南流桥石壁之阳。
唐才常与谭嗣同同为浏阳双杰,生于浏城胡家巷之孝义里,为清代浏阳连夺“小三元”及第的第一人,光绪三年,谭嗣同回乡扫墓,唐才常与之相识,与谭嗣同共学于浏阳名儒欧阳中鹄,并与谭志气相投成刎颈之交,光绪廿年应好友谭嗣同之约,赴湖北武昌考入两湖书院,适嗣同父亲任湖北巡抚,故常与嗣同二人议论时政,在上海发起“自立会”,事变后在汉口被捕,被湖广总督张之洞杀害于武昌,“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丘.”唐才常留下的临难诗直抒了对故友谭嗣同死难的思念,也表达了烈士为救亡甘愿献身的高贵精神.中华民国成立追认为民国烈士,由孙中山先生议定,在武昌修建“庚子铁务精神”死难烈士墓、烈士亭、纪念堂.浏阳将环城路一段命名为才常路.走在才常广场,彩灯辉煌,动听的萨克斯伴随着舞池里轻快舞步.洋溢着现代文明的幸福旋律。
天上虽然下着少见的又大又急的夏雨,但是没有阻挡我们到营盘巷瞻仰清代名儒欧阳中鹄故居的脚步,这是一座四合院结构的古色古香的房屋,院中长有一颗香柚树。
先生于同治十二年中举,任内阁中书。曾对谭嗣同、唐才常等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谭嗣同称其学问“实能出风入雅,振前贤未坠之绪”。欧阳中鹄推崇变革,曾发表“变法之论”。.在接到谭嗣同“兴算学”的信函后,即着手筹办算学馆。某年浏阳大旱,谷物无收,湖南巡抚陈宝箴请欧阳中鹄“总办县赈”,他采取“屯煤种薯”使灾情得以缓解,陈遂赏欧阳中鹄银,并调他到省署任职,欧阳中鹄将奖银全部捐给浏阳救灾备荒后任桂林知府,并被补授广西提法使.并有遗作《瓣姜文稿》传世。
我国话剧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戏剧艺术家、表演艺术家、戏曲改革的先驱者、著名的戏剧教育家、剧作家和戏剧电影编导是欧阳中鹄之孙,自小受祖父的熏陶,他能编会演,著有《欧阳予倩文集》,演出京剧《玉堂春》、《祭塔》等,他尤善于刻划不同人物,一时与京剧大师梅兰芳齐名,称“南欧北梅”,写过歌、舞、话剧50多部,还翻译和改编了多部世界名剧,导演各类戏剧70多个,编导了9部电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有《欧阳予倩剧作选》传世。1922年浏阳遭大旱,欧阳予倩先后两次率团长沙义演救灾,桑梓之情,可昭日月。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浏阳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建造欧阳予倩大剧院,成为湖南继“田汉大剧院”之后的第二个以人名命名的大剧院。从欧阳予倩的院子里经一民居穿过走在营盘巷还在想,浏阳的后代要多沾点这位现代戏剧泰斗的灵气,写出好剧本才对得住他老人家。
从欧阳予倩故居出来,对面就是才常广场,这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广场,它的各种功能无不显示出它是为人民服务的目的而建造的,它是朝四面八方敞开着,散发出现代文明的亲和力,让浏阳市民倍感温馨。这里是浏阳最繁华的闹市区,彩灯辉煌,人气又是最旺的,人们洗去白天创业的辛劳,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舒适和自由,打腰鼓的、扭秧歌的、跳扇子舞的、围着广场悠闲自乐,神情怡然散步的,这真是一个亲民广场.动听的萨克斯伴随着舞池里轻快舞步.洋溢着现代文明的幸福旋律,.城市的魅力和活力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