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福建旅游 >> 正文

闽南随笔之上山下乡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17
  …咕咕咕…,

惟一听的熟悉而又陌生的鸟叫。一块崖壁突出的摇摇欲坠的山石,仰望既像月夜下长嚎的狼头,侧面又如天狗狂哮,一看景区略图标的却是点头石。我不禁地点了下头,逃也似的离开。

——此处易产生山石滑坡,雨天请注意安全。

景区的警示标语。

扑哧一声,笑声是从弥勒庙传来的: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寺后的山坡上去,几块巨石垒叠的洞穴便是邹无比祖师的修身面壁之处。岩石之上是茫茫的云雾,新建的亭子点缀山间,缥缈袅袅。入得洞去,一尊因石而雕的佛像占据了整个大洞。这便是距今一千二百多年的弥勒佛像石刻,也是九仙山的镇山之宝。

弥勒洞(原名九仙洞)的佛像长约二米七,高三米,周长近九米。据说洞的左侧有一处“天然室”,是山僧邹无比的修行之所。而原先洞内的巨石是一块形似“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故名九仙洞。洞前的飞升台常有仙乐飘飘,萦绕不去。扰烦了清修的邹祖师,因而在唐开元年间,请人凿成了一尊弥勒佛,仙乐兹绝。

——这个传说,实际上也就是“道释之争”的又一例证。

石室峰悬云带冷,天池莲午(舞)水传香。

——大殿楹联。

灵鹫岩,九仙山上最高最大的主庙。一走近寺前,斗大的箴言便扑面而来——祈当官,上九仙;求发财,九仙来。果如对联所云,烟雾迷茫,山风猎猎。开车上来的高官显贵们,个个精神“抖索”。刚刚汗流浃背的我,在湿气重重中反倒心清气爽。

新落成的大雄宝殿,气派非凡。文物价值则荡然无存,幸好曾被倒毁的山门牌楼,还残缺地挺立着。殿堂内用玻璃柜锁着的两块石刻瑞兽,正楷的毛笔写着:唐代文物。广场上一座石栅栏无言地耸立于风雨间,经介绍这是建于明代的“虎橱”。殿后,散落着一些凌乱的石构件,走去一看是断散的石刻,拼凑起来,依稀有“灵鹫岩寺”的字样。

今天是周末,开着大奔、宝马上来的人不少,最不济的也是骑摩托车的。寺院香火萦绕,和尚们个个乐呵呵地笑成了弥勒佛,让我想起王朔的《我的千岁寒》——和尚,和尚,和气风尚!

由灵鹫岩陡直的盘山公路向上,烟雨袅袅的山巅气象站宛如仙境中的缥缈峰,高耸的观测机塔时隐时现。一阵风过,幻成了层层薄纱。一阵风来,又云里雾里。山峦的岩石,朦胧间或如带冠观音,或像西来骆驼,或若狮子弄首。

走到齐云洞前的一块巨石,仿佛是通天的云梯。攀了上去,极目处惟有翻滚浩瀚的云海雾天。飘荡而过的风,不时地拨去了重重的云层,揭开了一片片缭绕的雾纱。露出了巨石顶端的刻痕——只有天。

我颤颤悠悠地试着站立起来,迎着薄纱背面那轮光圈呐喊,恍惚间,一尊闪耀着七色光环的弥勒佛正对着我微笑。

阿弥陀佛!!

难道,难道这就是“佛光”?

——云动?

——光动?

——电石闪动!

2009年3月21日游历德化九仙山、戴云寺和廊桥数座   四月稿成于寸本堂

上一页  [1] [2] [3] [4] 


原创文章闽南随笔之上山下乡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fujianlvyou/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