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世博会的召开,国内游客的首选旅游地是去上海参观世博园,旅游最大的人气都聚集在上海,浙江除杭州西湖,因离上海较近,旅游人气有增无减,其它稍偏远的旅游地都出现整体下降趋势。临安天目山景区的情况也同样,国内旅游人次同比去年略有减少。但境外游客到天目山旅游的人次同比去年增加了三成,特别是‘老外“住天目山农家乐休闲度假的现象多了起来,成为景区农家乐旅游的新增的一个亮点。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天目山拥有独特而丰富的生物资源与森林景观资源,以往常有国外的专家学者到天目山进行考察学习,也有不少国外的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去年统计,境外到天目山考察、观光、旅游的游客3500多人次;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境外游客已经超过了10000多人次。
前不久,一批10几人的韩国游客,背着背包,来到天目山后,登山至开山老殿,他们找一较僻静平坦的地方,铺开垫布大家坐在上面,掏出随带的很简单的“洋餐”边吃边聊边休闲,个个悠然自得。
“我们韩国人喜欢简约的休闲旅游方式,这里的景点很原始,森林空气很好,环境很好,又特别凉快,爬爬山很舒服的。出门旅游吃住好不好我们无所谓的。”对于身旁围观抱惊奇的游人,韩国游客友好地通过翻译作出了这样的解释。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Goetz先生也是这样,带着他的妻子和三个漂亮可爱的女儿在天目山饶有兴致地游览,游览结束后,一家子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天目山森林里的空气和清凉,其乐融融。
今年暑期七、八两月,天目山景区里象韩国旅游小团与Goetz先生一家那样的“老外”特别多。据了解,有来自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泰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5000多人的国外游客带着家人来天目山旅游。
来自澳大利亚的罗伯特教授是一位地质专家,在乘车上山去大树王景区游玩途中,见到景区一排排漂亮别致的农民房时,非常惊奇,不太相信中国山区的农民居然这么富余,住房、生活条件这么好。经导游介绍,这些都是景区当地农家乐接待房,卫生设施好,环境幽静,服务周到。罗伯特教授说,游完天目山后,他很想在这里的农家乐住几天。
近几年来,随着天目山旅游的品牌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景区周边农家乐旅游也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名气和人气也越来越旺,知名度也飘到了国外。时不时经常有境外游客专门到农家乐里来度假。农家乐里也开始出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客人,这在以前是想不到的。
据景区西坑农家乐区“天一阁”农家乐主朱锦燕介绍,今年世博会召开后,她家已经接待了三批国外游客。一批是俄罗斯的,喜欢吃他们家的笋烧肉、白斩鸡、白斩羊肉等。这些“老外”特别喜欢吃肉,他们说他们来自喜欢吃肉的国家。一批是在上海做女佣的菲律宾人,她们是一起组织到天目山农家来度假的。还有一批是来自更远的国家沙特阿拉伯。他们更钟情这里的山水、森林、空气环境,住了几天都不想回国了。位于“天一阁”农家乐前面的“天下一家”农家乐也是这样。农家乐主童竹英说,她家今年“老外”也来过好几拨了。农家乐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已经不仅被国内游客接受了,同时,也受到了国外游客的青睐。
天目山景区考虑到境外游客的需求,较早使用了国际化标准导识系统(中、英、日、韩、法等多国文字的景点标识标牌),针对上海召开世博会的情况,还专门制作了多国语言的导游图册、宣传册等,以方便国外游客来天目山游览。面对国外游客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境外入住农家乐的游客增多,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家乐主开始接受、重视接待服务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自学或请教一些简单的英语会话。并且,家里的“游客须知”及宣传册、名片等都用上了中英文。因此,“老外”现在住农家乐,不懂中文,不带翻译,基本不影响简单沟通交流,不影响快乐地生活了。
这些农家乐主们本以为世博会的召开是国家的事,与他们的关系不大,没想到,世博会作为一个窗口,把山区的农家与国外的距离拉近了,不仅为他们带来了商机,还通过接待国外游客,促使他们观念改变、更新了,服务层次、档次提升了。